两在他乡见岁除,今年守岁在吾庐。
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
陶令无心希厚禄,安仁有志赋闲居。
劳生半百虽虚度,三径犹存不负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除夕 - “除夕”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通常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守岁、吃团圆饭等。
- 两在他乡见岁除 - “两”在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他的家人。他们在异乡(他乡)度过了新的一年。”见”表示看到或目睹,”岁除”即一年的终结,这里指的是新年的到来。
- 今年守岁在吾庐 - “守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度过新年的夜晚,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吾庐”指作者的家。
- 小儿欢喜频行酒 - “小儿”可能是指作者的孩子,他们非常开心,喜欢喝酒庆祝新年的到来。
- 犹子平安远寄书 - “犹子”是对晚辈子女的尊称,”平安”表示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远寄书”意味着孩子通过书信向父母报告自己的情况。
- 陶令无心希厚禄 - 陶令是陶渊明的别号,他曾经辞去官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里的”陶令”指的是陶渊明。他并不贪图高官厚禄,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
- 安仁有志赋闲居 - 安仁可能是另一位古代诗人的名字,他有着隐居的愿望,并致力于文学创作。这里提到的”赋闲居”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专心于文学创作的生活。
- 劳生半百虽虚度 - “劳生”意味着辛勤的生活,而”半百”则是指五十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仍然过着忙碌的生活,感到有些虚度时光。
- 三径犹存不负予 - “三径”指的是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经过的地方,那里有三条小路通向住宅。”犹存”表示仍然存在,”不负予”则是说没有辜负自己的初衷和愿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对过去的尊重。
译文:
除夕夜,我和我的家人在异乡度过了新的一年,今年的守岁活动在我家举行。孩子们非常高兴,频频举杯饮酒。我的儿子们也通过书信向父母报平安。陶渊明选择了不追求高官厚禄的生活,而我也过着勤劳的人生,尽管我已经五十岁了,但并没有虚度年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和家人共度佳节的情景,以及他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诗中的“两在他乡”和“今年守岁”展现了作者的漂泊和孤独;而“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则传达了家庭的温馨和对后代的关爱。诗人对陶渊明和安仁的生活态度进行了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既有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