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家江东老步兵,秋风归兴托莼羹。
生前惟务一杯酒,身后不图千载名。
华亭鹤唳已成恨,松江鲈鱼方可烹。
至今世有贤孙子,亦比他人见独明。

【解析】

“尔家江东老步兵”:你家族中在江东的老辈人,即指你。“尔家”代词,你的家,这里指诗人的家。“江东老步兵”用典,指三国时吴国名将黄盖。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率军东下赤壁后,黄盖献计诈降曹操,以火船诱敌,大败曹军,使东吴转危为安。此句是说诗人祖上世代有名将的遗风,故自称“江东老步兵”。

“秋风归兴托莼羹”:我家乡的秋风里,我的归乡心情寄托在莼菜汤里。“秋风归兴”,借秋风表达自己思乡的心情。“莼羹”,用莼菜做成的汤。莼菜,多年生水生草本,叶子椭圆形,浮于水面,茎部肉质,叶面暗绿色或黑褐色,背面灰白色,叶柄圆柱形,花白色,生于叶腋间,果实卵球形。莼菜可食。古人常以莼菜汤代酒解渴,因此称莼菜汤为“莼羹”。这句是说诗人家乡的秋风里,他的归乡之情寄托在莼菜汤里。

“生前惟务一杯酒”:活着的时候,只图一杯酒的欢乐。“惟务”,只求。“一杯”是量词,用来计数饮酒的数量。“生前”,活着的时候。“不图”“不图千载名”与“生前惟务一杯酒”相照应,写诗人一生追求的只是喝酒的快乐,而不是功名利禄。

“华亭鹤唳已成恨”:松江鲈鱼方可烹。松江,古称华亭县。鹤唳,传说鹤鸣时天上有雷声,因以鹤唳比喻天鸣。“华亭鹤唳已成恨”,用典,传说晋朝王献之(字子敬)任吴兴太守时,有一次乘船经过山阴,看见岸边有白鹤在叫,他立即命仆人撒盐驱赶,白鹤见盐就飞走了。他仰天长叹:“此去欲何?唯而复瞻,望尘不及。”后人便用“唳鹤”来比喻文辞华丽、音节铿锵的诗歌。这句是说诗人对华亭鹤唳已经感到遗憾了,因为他的诗过于华丽。“松江鲈鱼方可烹”,用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王献之任吴兴郡守时,有一次乘船过江,船到岸时,他发现船上没有带盐。他问船夫为何不带盐,船夫说:这是松江鲈鱼。王献之马上命人把盐放在船上。这里的“松江鲈鱼”指松江一带产的鲈鱼。后来人们用“松江鲈鱼”泛指美味佳肴。这句是说只有松江鲈鱼才可用来煮作美食。

“至今世有贤孙子”:到现在世上有贤能的人了,也就像别人一样明辨是非。“世有贤孙子”,指世间有贤能的人。“亦比他人见独明”,用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人臣毋多言,言必当律令,则单辞不善者罢之;单说良善者显之……若夫美好之异色不必待巫医,而自视谓满己者,又必有验矣。”意思是说:做臣子的不要多话,说话一定要合律令,那么那些单说不好的话的人就会被罢免;单说好话的人就会显露出来;像美好的东西的不同颜色不需要巫婆医士就可以看出来;而自己认为自己很好很美的人,又有谁会不相信自己呢!这里是说:现在世上有贤能的人了,也就像别人一样明辨是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全诗以“莼羹”“鲈鱼”为线索贯穿全篇,首联起笔点题,颔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写友人离去后的遗憾和无奈,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