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泰穷通各有时,东西南北正多岐。
四愁适类张平子,三黜何惭鲁士师。
细酌瓦盆初泼酒,重论石鼎旧联诗。
如今且莫匆匆别,后会明年未可期。
注释:
1.否泰穷通各有时,东西南北正多岐:命运或好或坏都有其时机,无论东、西、南、北都有很多岔路。
2.四愁适类张平子:四种忧愁与汉朝的张衡相似。
3.三黜何惭鲁士师:三次被罢官有什么可惭愧,因为鲁国(即孔子曾居鲁)有位名叫叔孙武叔的大夫。
4.细酌瓦盆初泼酒:斟满瓦盆的酒,刚泼出去。
5.重论石鼎旧联诗:再次谈论以前石鼎上联的诗。
6.如今且莫匆匆别,后会明年未可期:现在不要匆忙分别,明年我们可能还会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蒋季和离别时的惜别之情。首句“否泰穷通各有时”表明人生的命运或好或坏都有其时机,无论东、西、南、北都有很多岔路,暗示了人生的复杂多变;第二句“东西南北正多岐”,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接下来两句以汉代张衡的“四愁”为喻,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张衡的“四愁”指的是《思玄赋》中的四种忧愁,而这里的“四愁”则是借用了这一成语。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四种忧愁:一是在仕途上的挫折,二是在官场中受到的排斥,三是在家中受到的冷落,四是在朋友间的分离。这四种忧愁都与张衡的“四愁”相契合,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两句“四愁适类张平子,三黜何惭鲁士师”,则将这种感慨转化为对友人的劝勉。诗人认为,虽然自己遭遇了四种困境,但这些都与张衡的“四愁”相似,都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阶段。因此,他并不感到羞愧,反而觉得应该为自己能够经历这些而感到高兴。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即使遭遇多次贬谪,也不要感到羞耻,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的常态,不值得为此感到羞愧。
第三句“细酌瓦盆初泼酒”,描绘了诗人在送别之际的情景。诗人斟满瓦盆的酒,刚刚泼出去,象征着他们即将分别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第四句“重论石鼎旧联诗”,则回到了诗歌的主题上来。诗人再次提及石鼎上的诗句,以此表达他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石鼎上的诗句可能是他们曾经共同吟诵过的诗篇,这次再读,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充满了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如今且莫匆匆别,后会明年未可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他认为现在不应该匆忙分别,因为他们明年可能会再次相聚。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逢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通过对“四愁”和“张平子”的比喻,巧妙地将人生的失意与张衡的“四愁”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送别之际的情景描绘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