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相约看扶桑,海水如今可斗量。
谁放金鸡天上叫,自骑丹凤日边翔。
三花树底逢萧史,五色云中拜玉皇。
下视寰区类蓬颗,三山𦕈似一毫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的含义来理解全诗大意。注意“斗”“金鸡”等词语的提示作用。

纪梦①:记梦。扶桑:东方,太阳初升的地方,即日出之地。②相约看扶桑:指仙人麻姑和王母。③斗量:形容海水之深,可以与斗(一种容量单位)相比,比喻极深。④丹凤:神话传说中神鸟名。⑤三花树:传说中的一种仙木,其叶如花,故称。⑥萧史:传说中的一个神仙。⑦五色云:指天帝所居之天宫。⑧玉皇:道教称天帝为玉皇大帝。⑨蓬颗(pénɡkē):草木丛生的样子。⑩𦕈(yín)似:好像……一样。

译文:仙人麻姑和王母相约去看那太阳升起的地方,海水如今可与斗相比,谁能把金鸡叫唤到天上,谁又能骑着丹凤飞上九重天?在三花树下遇到了萧史,五色云中拜见玉皇大帝。俯视大地,就像一棵草在草丛中,三山就像一根毫毛般微不足道。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梦中所见仙境,是一首咏仙人、咏仙境的作品。诗的开篇两句写梦中所见,诗人以“斗”喻海水之深,以“金鸡”喻天门之高远,用“扶桑”、“丹凤”点明仙境所在,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神奇的梦境。第三四句写梦中所遇之人,诗人通过“谁放金鸡天上叫”一句,写出了仙人麻姑的非凡身份;而“自骑丹凤日边翔”则写出了仙人的不凡地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翔。最后两句写梦中仙境中的景致,诗人用“三花树底逢萧史”写出了仙境的美好,用“五色云中拜玉皇”写出了仙境的尊贵,用“下视寰区类蓬颗,三山𦕈似一毫芒”写出了诗人对于人间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

【答案】

①仙人麻姑和王母相约去看那太阳升起的地方,②海水如今可与斗相比,③谁能把金鸡叫唤到天上?④谁又能骑着丹凤飞上九重天?⑤在三花树下遇到了萧史,⑥五色云中拜见玉皇大帝。⑦俯视大地,就像一棵草在草丛中,⑧三山就像一根毫毛般微不足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