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衡门有意无,相随出塞又归吴。
适来此夕又何夕,照见今吾即故吾。
屈指秋光重自省,满身花影再谁扶。
阴晴圆缺寻常事,消得平生酒几壶。

【诗句释义】

  1. 旧时月色为吕希阳训导——旧时的月光,是吕希阳在教导我。
  2. 月到衡门有意无——月亮到了衡门(地名),似乎有意图,但又似乎没有。
  3. 相随出塞又归吴——就像跟随军队出塞然后又回到江南吴地。
  4. 适来此夕又何夕——正好在这个时候,又是怎样的日子呢?
  5. 照见今吾即故吾——月光照耀下,现在的人就是过去的我。
  6. 屈指秋光重自省——屈指计算着秋天的时光,重新自我反省。
  7. 满身花影再谁扶——满身的花影,又有谁能帮我支撑?
  8. 阴晴圆缺寻常事,消得平生酒几壶——阴晴圆缺是平常的事,需要消磨一生的酒。
    【译文】
    旧时的月光,是吕希阳在教导我。
    月亮到达衡门,似乎有意图,但又似乎没有。
    就像跟随军队出塞然后又回到江南吴地。
    正好在这个时候,又是怎样的日子呢?
    月光照耀下,现在的人就是过去的我。
    屈指计算着秋天的时光,重新自我反省。
    满身的花影,又有谁能帮我支撑?
    阴晴圆缺是平常的事,需要消磨一生的酒。
    【赏析】
    《月夜》是南宋诗人方回的作品。全诗以“月”为中心,通过“月”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的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首联“旧时月色为吕希阳训导”,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教诲的感激。诗人回忆起旧时的月色,那是他在吕希阳的教育下成长的过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颔联“月到衡门有意无,相随出塞又归吴。”描述了月亮在不同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诗人观察到月亮在移动的过程中,似乎有意无意地陪伴着他。他跟随军队出塞,然后又回到江南吴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颈联“适来此夕又何夕,照见今吾即故吾。”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变化过程。诗人思考着今晚的月亮与以往的月亮有何不同,它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过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空间和自我的思考。
    尾联“屈指秋光重自省,满身花影再谁扶。”通过观察秋天的景色,诗人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他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花影,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他自己还在坚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月”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