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昔年千树花,马啼踏水翻明霞。
春风一梦生白发,幅巾千里冲黄沙。
岁月阅人如传舍,过眼荣枯更代谢。
百年欢乐能几何,一日清闲不相借。
醉来自笑还自嗟,挑灯坐待窗月斜。
明朝拟赴看花约,汲泉旋试蒙山茶。
邻鸡催人故鸣早,起看楼头天色好。
东家蹇驴许相借,惜负诗囊无便了。
人生行止本由天,居然负约如去年。
百年何时有暇日,三月清明过禁烟。
老来羞作看花客,还拟持觞慰离索。
落红一任满苍苔,收拾煎酥也不恶。
【注释】
衍师:指李衍。和因:应和李衍的诗。千树花:形容曲江边的柳树,如千树花朵。马啼:骏马嘶鸣。踏水:马蹄击水。翻明霞:溅起的水花映照着日光。春风一梦:指春日梦中的景色。白发:指时光流逝。幅巾:古代的一种头巾。千里:形容路途遥远。冲黄沙:指风沙迷漫。传舍:旅店。荣枯:荣辱兴衰。传舍荣枯:比喻世事变迁。百年欢乐:一生的欢乐。几何:多少。一日清闲不相借:一天的闲暇时间不与他人分享。自笑还自嗟:既自笑又自叹。挑灯坐待窗月斜:点着油灯,坐着等待月亮西斜。汲泉旋试蒙山茶:到山下打泉水,准备泡茶。汲泉:打泉水。蒙山茶:一种名茶。邻鸡催人故鸣早:邻居家的小鸡在清晨叫个不停催促人们起床。起看楼头天色好:起床一看,天边云散日出。东家蹇驴许相借,惜负诗囊无便了:东家有一头跛脚的驴,可以借用一下,可惜我的诗袋里没有钱买。蹇驴:跛脚的驴。东家:指作者的朋友。蹇驴许相借:借用一下跛脚的驴。诗囊:指诗袋。无便了:没有钱买。
人生行止本由天,居然负约如去年:人的生与死,自己的行动与决定,都听凭上天安排,竟然像去年一样违背了自己的意志。
百年何时有暇日,三月清明过禁烟: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空闲的时光?清明节的时候不能上街放火。禁烟:清明节扫墓时禁火。三月清明过禁烟:三月间清明扫墓时禁止烟火。老来羞作看花客:年老了,不敢去做赏花的人。还拟持觞慰离索:还想拿着酒杯去安慰离别的人们。
落红一任满苍苔,收拾煎酥也不恶:任由落花落在青苔之上,即使煎酥也无所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春”为线索,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联“曲江昔年千树花,马啼踏水翻明霞”。诗人回忆曲江边曾经是繁花似锦的景象,而如今只剩下马啼声中倒映着明丽的阳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曲江边昔日的繁华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千树花”象征着过去的繁荣昌盛,而如今只剩下“马啼”声中的倒影,意味着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
第二联“春风一梦生白发,幅巾千里冲黄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曾经的梦想已经被风吹走了,留下的只有满头的白发。同时,他也感到自己被黄沙所淹没,无法再前行。这里的“春风一梦”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而“幅巾千里冲黄沙”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被黄沙所包围的困境。
第三联“岁月阅人如传舍,过眼荣枯更代谢”,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认为时间就像一间旅店,人们在这里停留一会儿就离开了,而他们的荣辱兴衰也在不断地更替着。这里的“传舍”意味着短暂的停留,而“过眼荣枯更代谢”则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无常和变化的理解。
第四联“百年欢乐能几何,一日清闲不相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快乐的渴望和对闲暇时间的珍视。他认为人生能够拥有的欢乐非常有限,而一旦失去了这样的时刻,就无法再次拥有了。这里的“百年欢乐”指的是人生中的快乐时光,而“一日清闲”则代表了难得的闲暇时光。
第五联“醉来自笑还自嗟,挑灯坐待窗月斜”,则描述了诗人在醉酒后的自嘲和自叹的情感状态。他点着油灯坐在窗下等待着月亮西斜,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这里的“醉来自笑还自嗟”表示诗人在醉酒后的自我嘲笑和自责,而“挑灯坐待窗月斜”则描绘了他等待月亮西斜的场景,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联“明朝拟赴看花约,汲泉旋试蒙山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他打算明天去参加看花的活动,并打算到山上采摘蒙山茶来泡茶喝。这里的“看花约”指的是春天的花期,而“汲泉旋试蒙山茶”则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的态度。
第七联“邻鸡催人故鸣早,起看楼头天色好”则描绘了诗人听到隔壁鸡叫声被唤醒的情景。他起床一看,发现天空晴朗,于是决定外出散步观赏风景。这里的“邻鸡催人故鸣早”表示诗人被邻居的鸡叫声惊醒的情况,而“起看楼头天色好”则描绘了他看到外面天气晴朗的情景。
第八联“东家蹇驴许相借,惜负诗囊无便了”则表达了诗人向邻居请求借用他的跛脚驴子的情况。然而,由于他的诗歌袋子里没有钱,所以只能遗憾地拒绝了邻居的好意。这里的“蹇驴”指的是跛脚的驴子,而“诗囊”则是指诗人用来装诗的袋子。
第九联“人生行止本由天,居然负约如去年”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他认为人生的行止应该听从命运的安排,但有时候却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这里的“行止”指的是人生的道路和方向,而“居然负约如去年”则表示诗人觉得自己曾经有过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
第十联“百年何时有暇日,三月清明过禁烟”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想知道在未来一百年的时间里何时会有空闲的时间,以及三月间的清明节是否还能避免火灾。这里的“百年何暇日”指的是未来一百年的时间里能否有机会休息,而“三月清明过禁烟”则是指在清明时节是否会有火灾发生。
第十一联“老来羞作看花客,还拟持觞慰离索”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他知道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已经不再适合去看花赏景了,但仍想通过喝酒的方式来安慰那些离别的人们。这里的“看花客”指的是喜欢看花的人,而“还拟持觞慰离索”则表示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想通过饮酒的方式来安慰他人。
第十二联“落红一任满苍苔,收拾煎酥也不恶”则是诗人对落花的感慨。他认为落花已经散落在地上,任其生长在青苔之上,虽然看起来有些难看,但至少不会给环境造成太多的破坏。这里的“落红”指的是凋谢的花瓣,而“苍苔”则是一种覆盖在地面上的苔藓植物。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