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涤烦暑,焚香坐清晨。
开轩面山色,有客过我门。
袖衔珠玉篇,高论悬河翻。
清辞及妙语,往往与道邻。
嗟予生苦晚,弗获窥道真。
讵意衰谢馀,正始乃复闻。
古人不可见,古道良未湮。
俯仰三叹息,永言怀古人。
注释:
1.时雨涤烦暑:时雨,即春雨。时雨可以洗涤烦躁的暑气。
2.焚香坐清晨:焚香静坐,迎接新的一天。
3.开轩面山色:打开窗户,让山色一览无余。
4.袖衔珠玉篇:手捧珍贵的诗篇。
5.高论悬河翻:高谈阔论,如瀑布般滔滔不绝。
6.清辞及妙语:清新的文字和美妙的话语。
7.往往与道邻:常常与道德、真理相近。
8.嗟予生苦晚:感叹我出生太晚了。
9.弗获窥道真:无法窥视真正的道。
10.讵意衰谢馀:没想到衰老之余还能听到这样的音乐。
11.正始乃复闻:正是在正始时期,我才再次听到了这样的音乐。
12.古人不可见,古道良未湮:古人不能看到,古代的道德也未曾被完全理解或传承。
13.俯仰三叹息,永言怀古人:我低头仰望,反复叹息,永远怀念古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邓伯言对邓伯言诗集的一首题赠诗。诗人通过对邓伯言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道德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了诗歌的主题。然后,诗人通过对邓伯言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道德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入了诗歌的主题。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邓伯言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道德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人的智慧和道德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邓伯言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道德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无法窥见古人智慧的遗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