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已凋谢,晚菊忽献奇。
烨烨霜中英,一干各异姿。
初疑金玉蝶,骈栖瑶树枝。
又疑道家术,变幻之所为。
我闻菊禀性,真正恒自持。
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
容色信可易,本根谅难移。
所以古君子,坚白无磷缁。
草木非所怜,永为时世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并蒂二色菊”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点明所咏之物为菊花。

“秋林已凋谢,晚菊忽献奇”,此句写菊花的盛开与秋天衰败的景色形成对比,突出了菊花的生机盎然。

“烨烨霜中英,一干各异姿。”两句写菊花的外形特点。

“初疑金玉蝶,骈栖瑶树枝。”写菊花的体态之美,也暗示了菊花的高洁、清雅。

“又疑道家术,变幻之所为。”“我闻菊禀性,真正恒自持。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诗人由菊花的形态美联想到了菊花的品质美,进而抒发了对菊花品质的赞美之情。

【答案】

示例:

并蒂二色菊

秋林已凋谢,晚菊忽献奇。

烨烨霜中英,一干各异姿。

初疑金玉蝶,骈栖瑶树枝。

又疑道家术,变幻之所为。

我闻菊禀性,真正恒自持。

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

容色信可易,本根谅难移。

所以古君子,坚白无磷缁。

草木非所怜,永为时世悲。

赏析:“并蒂二色菊”一句,点明了所咏之物乃菊花。“秋林已凋谢”,以“秋”字领起,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凄凉气氛,与上句相照应。“晚菊忽献奇”,则点出所咏之物乃秋晚时分盛开的菊花,使读者产生悬念,引发阅读兴趣。接下来三句,分别从菊花的形态和花姿两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它的美,其中“烨烨”一词,既形容菊花色彩鲜艳明亮,又表现了菊花傲霜凌寒的特点。“一干各异姿”一句,进一步丰富上文的内容,说明菊花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初疑金玉蝶”“又疑道家术”四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动人和高洁清雅。“胡为遂世暮,革面非所希”二句,诗人由眼前的菊花想到了世人,认为世上的人应该像菊花一样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变,而不应该去追求什么世俗之利。“容色信可易”二句,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本性不可改变,即使它被人们采摘下来,它的根部仍然难以改变。“所以古君子,坚白无磷缁”一句,诗人将前文的议论加以升华,指出古来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像这菊花一样,虽然外表朴素无华,但却具有坚贞不渝的品格和高洁的操守。最后两句,诗人由菊花想到了草木,用“草木非所怜”一句表达了对花草虫鸟等自然万物的同情之情。“永为时世悲”一句则表明诗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会坚守自己的节操,不会随波逐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