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亲有高堂,堂无百岁亲。
思亲有孝子,子无百年身。
亲去日已远,我心谅如存。
入室想音容,謦欬如有闻。
岂惟严烝尝,甘旨方具陈。
皦皦心目间,膝下奉晨昏。
我身良有尽,我心浩无垠。
百年岂不长,子后亦有孙。
所愧为人子,莫报罔极恩。
载歌蓼莪篇,此恨终乾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1. 如在堂奉亲有高堂,堂无百岁亲。
  2. 思亲有孝子,子无百年身。
  3. 亲去日已远,我心谅如存。
  4. 入室想音容,謦欬如有闻。
  5. 岂惟严烝尝,甘旨方具陈。
  6. 皦皦心目间,膝下奉晨昏。
  7. 我身良有尽,我心浩无垠。
  8. 百年岂不长,子后亦有孙。
  9. 所愧为人子,莫报罔极恩。
  10. 载歌蓼莪篇,此恨终乾坤。

注释:

  • 如在堂:好像还在堂内一样。
  • 奉亲有高堂:尊敬并侍奉父母就像他们仍在堂内一样。
  • 堂无百岁亲:堂上没有能够活到百岁的亲人。
  • 思亲有孝子:思念着那些孝顺的儿子们。
  • 子无百年身:儿子们没有能够活得像百岁的人。
  • 严烝尝:指对父母的尊敬和供养。
  • 甘旨方具陈:食物的美味和营养都准备齐全了。
  • 皦皦心目间:心中思绪纷乱,难以言表。
  • 膝下:指子女,此处指代自己的子女。
  • 我身良有尽:我的寿命也是有限的。
  • 我心浩无垠:我的心却是广大无边。
  • 百年:这里用来形容时间长久,不一定指的是实际的年龄。
  • 子后亦有孙:儿子之后还会有孙子辈的人。
  • 所愧为人子:我作为儿子感到惭愧。
  • 莫报罔极恩:无法报答父母的无限恩情。
  • 载歌蓼莪篇:吟唱着《诗经·小雅·蓼莪》这首诗。
  • 此恨终乾坤:这份遗憾将一直伴随我们直到天地终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他想象自己如同仍在堂内敬奉父母般地侍奉子女,但现实中却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只能感叹生命之有限和时光的流逝。通过这首诗,李商隐表达了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于人生有限性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子女的责任感和愧疚感,以及对于孝顺的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