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谢庭兰,玉立美无度。
托根已得所,况复依琼树。
天寒霜雪繁,祇恐岁年暮。
春风不披拂,何由觌情素。
所愿晞春阳,时时承湛露。
【注释】
兰雪轩:即兰雪堂,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洛阳时所建。王昌龄曾在此饮酒赋诗。“谢庭”是谢灵运的庭园。谢灵运是晋代著名文学家,他常游山玩水,以吟咏山水为乐。他的庭院里种了很多兰花,故称“谢庭兰”。
猗(yī)猗: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托根:比喻人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琼树:美玉制成的树木,这里指仙树。相传汉武帝曾在月中得见一棵瑶木。
天寒:冬天寒冷。
披拂:风吹动、吹拂。
晞(xī)春阳:晒太阳。
承湛露:承接甘露。
【译文】
美丽的兰雪亭前有一株苍劲挺拔的兰花,它玉立婷婷,美丽无比;这株兰花生长得非常茂盛,已经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上,更何况它还依傍着琼树上那棵仙树呢?现在寒冬来临了,天气冷极了,霜雪纷飞,我担心年年岁岁就这样过去了。春天到了,春风不吹拂,我怎么能欣赏到那些花儿的芳菲呢?所以只希望能沐浴在温暖的春阳下,享受着甘美的甘露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昌龄被贬官岭南时所作,通过描写兰雪亭前的兰花,反映了当时荒凉萧条的政治形势和自己失意落魄的苦闷心情。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雅高洁。
首句点题,开门见山,交代出“兰雪”这一景物。“猗猗”,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谢庭兰”,指谢灵运的庭园中的兰花。谢灵运是晋代著名文学家,他常常游山玩水,以吟咏山水为乐,其庭园里有许多兰花。这里的“兰”,既是实指谢庭兰,也是借指其他名花。“玉立”二字,形容花朵挺拔秀丽。“无度”一词,则表明作者对兰雪亭前兰花的喜爱之情达到了极点。
颔联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兰雪亭前兰花的生长环境。“托根”,比喻人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得所”也作“得意”讲。“况复依琼树”,意思是说这株兰花生长得非常茂盛,已经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上,更何况它还依傍着琼树上那棵仙树;“琼树”指仙树,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依”字在这里表示依赖的意思。“琼树”,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者人。这里指美好的仙人或者仙人居住的地方。
颈联写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萧瑟。“天寒”,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天气;“霜雪繁”,则是形容冬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岁年暮”,指时间的流逝;“何恐”则表示诗人并不害怕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
尾联写自己对春天的期待以及春天的美好景象。“春风”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风,“披拂”是指风轻轻吹拂;“何由觌情素”,意思是说我怎么能够见到春天的美丽呢?“情素”,指的是美好的情感或者景色。“晞春阳”,是在阳光下享受春天阳光的意思,“承湛露”,则是承接着春天的甘露;“湛露”指的是晶莹透亮的露水。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