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
耳馀亦搆隙,寄䘵良可知。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
择交逮草木,此意诚足悲。
管鲍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友竹轩
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
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
耳馀亦构隙,寄䘵良可知。
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
译文:
砍伐树木声久停,谷中清风已成诗。友谊之道不再古,更何况是叔世之时。耳朵有瑕疵也能产生矛盾,朋友之间的交往难道不珍贵吗?你看友竹轩,为事情追求奇巧是否值得?
赏析:
这首诗以“友竹轩”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与竹子的深厚友谊,展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哲理。首句“伐木久辍响,谷风遂成诗”,以伐木之声久歇,谷中之风遂作,比喻友谊的珍贵与美好,暗示了友情如同自然之美,不可多得。
第二句“友道已不古,况复叔世时”,进一步强调了时代变迁中,真挚友情的稀有和难能可贵。这里的“叔世”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乱世,用来形容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强调在动荡的时代里,保持真诚的友谊尤为困难。
第三句“耳馀亦构隙,寄䘵良可知”,诗人指出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之间也可能因为误解产生隔阂。这里通过“耳余”指代自己的耳朵,“构隙”意为产生裂痕,形象地描述了朋友间可能出现的小摩擦或误解,强调了维护友情的不易。
最后一句“君看友竹轩,为事岂好奇”,诗人以友竹轩为比喻,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友情的真谛。友竹轩虽为建筑,却象征着坚固的友情基础,提示人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更应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友竹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赞美和珍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友情比作自然之美,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真挚友情的难得和珍贵。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朋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误解的描述,警示人们在日常交往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真诚,以免失去珍贵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