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十月幸骊山,凤臆龙鬐出帝闲。
玉殿晓陪天仗立,霓旌夜向月宫还。
渔阳落日边声急,蜀道连云国步难。
拭目风尘重搔首,丹青萧瑟鬓成班。

诗句释义:

  1. 翠华十月幸骊山,凤臆龙鬐出帝闲。
  • 翠华:指皇帝所乘的车辆或服饰的颜色如青翠般鲜亮。
  • 十月:指特定的时间,可能是农历十月。
  • :指的是皇帝出行。
  • 骊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
  • 凤臆:凤凰的胸羽,此处形容马的胸部有如凤凰般的装饰。
  • 龙鬐:龙的额头,形容马头部分的雄壮。
  • 出帝闲:在帝王闲暇时出游。
  1. 玉殿晓陪天仗立,霓旌夜向月宫还。
  • 玉殿:用来形容皇宫中华丽、精致的建筑。
  • :早晨。
  • 天仗: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象征皇权。
  • 霓旌:一种装饰华丽的旗帜,常见于神话故事中。
  • 夜向月宫还:夜晚返回月亮所在的方向。
  1. 渔阳落日边声急,蜀道连云国步难。
  • 渔阳:古地名,位于今北京市北部。
  • 落日:指太阳即将下山的景象。
  • 边声:边疆的声音,常用来描述战争或其他紧张气氛。
  • 蜀道:指四川通往其他地区的道路,通常因为艰险而闻名。
  • 国步难:国家的路途艰难。
  1. 拭目风尘重搔首,丹青萧瑟鬓成班。
  • 拭目:擦拭眼睛,以期待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 风尘:指战乱或动荡的社会环境。
  • 重搔首:再次用手抓挠自己的头发,表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丹青:传统绘画的一种颜色,这里指代画卷。
  • 萧瑟鬓成班:形容年老色衰,发白如同斑驳的行列。
  1.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从皇家出行到边疆战事,再到个人的命运变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壮丽的山河景色,又有深沉的历史感慨,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