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照我陌上桑。
离离露叶小,采摘未盈筐。
蚕饥正伺食,持斧伐远扬。
使君五马来,踌躇临路傍。
妾夫侍中郎,执戟趋明光。
妾非淇上女,岂比邯郸娼。
愿君回五马,毋为徒自伤。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日出东南隅
  • 译文: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光芒照在了东南角。
  • 注释: 东南隅通常指东南方的角落,这里的“日出”象征着新的开始或者希望。
  • 赏析: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场景,暗示着新一天的到来和希望的重生。
  1. 照我陌上桑
  • 译文: 阳光照耀在我的田埂旁的桑树。
  • 注释: “陌上桑”可能指的是田间的道路旁生长的桑树,这里用来象征生机与自然之美。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感受到的生命活力。
  1. 离离露叶小
  • 译文: 露珠挂在嫩叶上,晶莹剔透。
  • 注释: “离离”形容露水覆盖的树叶,“露叶”则特指那些因清晨的露水而显得格外清晰的叶子。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展现了早晨大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1. 采摘未盈筐
  • 译文: 我还没有把采摘的桑叶全部装入筐中。
  • 注释: “盈筐”意味着筐已经装满,而这里的“未盈筐”则表示尚未达到满载的状态。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勤劳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珍惜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1. 蚕饥正伺食
  • 译文: 蚕因为饥饿正在寻找食物。
  • 注释: “蚕饥”指的是小蚕,它们需要食物来滋养成长,“伺食”即等待食物。
  • 赏析: 这一部分揭示了农业社会的一个小环节,即蚕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1. 持斧伐远扬
  • 译文: 拿着斧子去砍伐远处的树枝。
  • 注释: “伐远扬”意味着砍伐远处的树木,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 赏析: 这反映了古代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1. 使君五马来
  • 译文: 太守驾五匹马的马车来了。
  • 注释: “使君”、“五马”都是古代官员出行的标志,这里特指太守。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繁忙的官场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和权力集中的特点。
  1. 踌躇临路傍
  • 译文: 犹豫地站在路边。
  • 注释: “踌躇”在这里表示犹豫不前,“临路傍”则是站在道路旁边。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人物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迟疑心理,也反映出古代官场上的复杂人际关系。
  1. 妾夫侍中郎
  • 译文: 我的丈夫是侍中郎。
  • 注释: “侍中郎”在当时是指高级官员,“妾夫”则指的是妻子的丈夫。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和地位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
  1. 执戟趋明光
  • 译文: 我手持武器迅速赶往明光宫。
  • 注释: “执戟”指的是手拿长矛作为武器,“趋明光”是指快速前往明光宫。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古代官员奉命急行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忠诚。
  1. 妾非淇上女
  • 译文: 我不是那个淇水的女神。
  • 注释: “淇上女”指的是神话中的女神,“妾”则是自称。
  • 赏析: 这句话表明了诗人自谦的身份,强调了自己的谦逊品质。
  1. 岂比邯郸娼
  • 译文: 怎么能和邯郸的妓女相比呢?
  • 注释: “邯郸娼”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美女们,“岂比”意为哪里比得上。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个人品德的追求。
  1. 愿君回五马
  • 译文: 请让那五匹马返回吧。
  • 注释: “回五马”指的是让马匹停下,“愿君”是对太守或上级的一种恳求或建议。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规矩的遵守以及对和谐关系的期待。
  1. 毋为徒自伤
  • 译文: 请不要白白地伤心。
  • 注释: “徒自伤”意味着白白地悲伤痛苦,“毋为”则是不要做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