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射纸窗,烛影半明灭。
四野无人声,寒𤠔啸霜月。
【注释】
南安:古郡名。分司:分守,分治。唐制,各州府长官称为观察使、刺史等,其下属官吏称判官、推官等,分属本管,故称分司。
阴风射纸窗,烛影半明灭:阴风吹进窗户,烛光忽明忽暗。
四野无人声,寒𤠔啸霜月:四周田野里没有声音,寒风呼啸着霜冻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写冬夜的静谧景象,从“阴风射纸窗”、“烛影”到“寒𤠔啸霜月”,层层深入,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宁静、清冷的境界。
首句点出时间是夜晚。“阴风”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阴风射纸窗”一句写出了窗外风的凶猛,而“烛影”却只有“半明灭”,则显出室内环境的孤寂和寒冷。“烛影”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渲染气氛或表达感情,这里既表现了室内的寒冷,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四野无人声”三句,诗人的视线由室内转到室外,描绘了一片寂静的景象。“四野无人声”表明作者所处的环境十分安静;而“寒𤠔啸霜月”则写出了霜冻月色的清冷和幽深,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全诗以“寒𤠔啸霜月”为结,不仅烘托了诗的前半部分,也为下半部分埋下了伏笔——那一声“𤠔啸”将如何呢?它将会像前句的风和后句的月一般,给这寂静的环境带来一丝生气,或是一声惊蛰,抑或是一阵狂风,亦或是一轮明月。但无论如何,这一声“𤠔啸”必将成为全诗的一个高潮,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