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人初到,长空雪正浮。
和云埋野树,杂雨响江楼。
冻涩班生剑,寒欺晏子裘。
凭谁歌郢曲,一洗客边愁。
诗句释义
1 旅馆人初到:“旅馆”指的是临时的住处,“人初到”表明作者刚抵达此地。
- 长空雪正浮:“长空”指天空,这里形容雪花飘洒的场景;“浮”描绘雪花轻盈飘荡的样子。
- 和云埋野树:“和云”可能是指与云朵相接的景象,“埋”意味着遮蔽或遮盖;“野树”则指自然中的树木。
- 杂雨响江楼:“杂雨”可能是指各种不同形式的雨,“响”强调雨点落下的声音,“江楼”则指江边的高楼。
- 冻涩班生剑:“冻涩”描述了因寒冷而变得僵硬、结冰的状态,“班生剑”暗指剑的锋利被冻住,无法使用;“晏子裘”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的皮衣,这里用作代指冬天的衣物。
- 寒欺晏子裘:同样地,“寒欺”表示寒冷的程度超过了晏子皮衣的保暖能力。
- 凭谁歌郢曲:“郢曲”指楚地的音乐,“凭谁歌”询问是否有人能唱出这种风格的音乐来驱散忧愁。
- 一洗客边愁:“一洗”意味着彻底消除,“客边”指远离故乡的地方,“愁”代表作者心中的忧愁。
译文
初抵旅馆,我见长空飘落着如棉的白雪。
云朵与雪交融,仿佛覆盖了野外的树木。
细雨打在江楼上,声音混杂着淅沥不绝。
冻得锋利的宝剑也难以施展其锋芒,
冷风穿透了晏子皮衣,刺骨入骨。
谁能为我高歌一曲,以歌声驱散心头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内心的孤独感。首句直接描绘了诗人到达一个新地方的情景,紧接着第二三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壮阔景象和寒冷的氛围。第四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晏子裘”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严寒天气的担忧,还隐喻了自己身处他乡的孤独无助。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即希望有人能为他带来欢乐,以此来暂时驱散心中的忧愁。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揭示了他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