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穷途客,馀生只自怜。
怀人长两地,去国又三年。
白发悲难变,青袍弊欲穿。
不堪风雪夜,梦绕紫云边。
【注释】
戊子: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朝觐:古代帝王到京城朝拜。侨寓:寄居外乡。逆旅:旅店。值:遭受。感怀:感叹、感慨。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流寓广东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和对朝廷的眷恋之情。首联“憔悴穷途客,馀生只自怜。”点明诗人此时已年老体衰,身处穷途,生活潦倒,只有对自己还存有一丝怜爱之心。“余生”二字,饱含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反思,也流露出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和焦虑。“怀人长两地”,“去国又三年”,两句写自己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已经三年有余,这种长期分离的痛苦折磨着自己,也使诗人倍感孤寂凄凉。颔联“白发悲难变,青袍弊欲穿。”写诗人因年高体衰而白发丛生,衣服破旧,难以御寒。这既是客观写实之笔,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颈联“不堪风雪夜,梦绕紫云边。”“紫云”指仙境或仙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依然心系远方,梦中常常萦绕着那遥远而神秘的仙境。尾联“不堪风雪夜,梦绕紫云边。”写诗人在寒冷的风雪之夜,仍然心系远方,梦绕仙境。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广东时的一首五律。全诗以“愁”字贯穿始终,从“穷途”写起,抒写了诗人飘泊无依、思念家乡的忧愁;接着写“去国”之久,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朝廷的眷恋;最后写“风雪夜”,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思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表达了杜甫晚年流寓岭南时的孤苦心境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