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邓尉山,飞搆见古寺。
横割凤冈青,平临锦峰翠。
谁移白银阙,置此佳丽地。
下负巨神鳌,万古永不坠。
草树多攒花,云崖剩题字。
旭日射宝塔,珠光荡如碎。
迎门有老僧,台客不相避。
和南揖就坐,蒲团各分位。
香茗无杂供,居能自清异。
我弹瓦棋盘,彼弄铁如意。
玄言悟三空,心兵欲遐弃。
这首诗是关于光福寺的,以下是逐句释义:
- 登登邓尉山,飞搆见古寺。
- “登登”可能是形容山路的陡峭和崎岖,或者是指登山时的感觉。”邓尉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名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这里可能是诗人登上这座山后所看到的景象。”飞搆”是指高高的塔或建筑物,而”古寺”则是指古老的寺庙。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横割凤冈青,平临锦峰翠。
- “凤冈”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个山峰的名字。”青”可能是指山的颜色或景色。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光福寺周围的环境和景色。
- 谁移白银阙,置此佳丽地。
- “白银阙”可能是指古代宫殿或寺庙中的宝塔或其他建筑,”银”可能是指这些建筑的颜色或质感。”佳丽地”则是指美丽的地方或风景。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光福寺的美丽和价值。
- 下负巨神鳌,万古永不坠。
- “巨神鳌”可能是指巨大的神灵或神兽,”负”是指支撑或承担的意思。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的建筑特色或历史意义。
- 草树多攒花,云崖剩题字。
- “攒花”可能是指茂密的花丛或花朵,”云崖剩题字”则是指在悬崖峭壁之上刻写的诗句。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光福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旭日射宝塔,珠光荡如碎。
- “旭日”可能是指早晨的太阳,而”宝塔”则是寺庙中的一种重要建筑。”珠光”可能是指阳光照射下的光芒,而”荡如碎”则是指光芒闪烁不定的样子。这两句可能是在描写光福寺在阳光下的景象。
- 迎门有老僧,台客不相避。
- “迎门”可能是指进入寺庙的大门,”老僧”是指年纪较大的僧人,”台客”则是指来访问寺庙的人。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的氛围和接待客人的态度。
- 和南揖就坐,蒲团各分位。
- “和南”可能是指与南方人交谈或合作,”揖就坐”则是指坐下并开始交谈。”蒲团”是一种佛教徒使用的坐具,而”各分位”则是指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位上。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中的交流和合作氛围。
- 香茗无杂供,居能自清异。
- “香茗”可能是指茶叶或茶水,”无杂供”则是指没有其他的装饰或物品。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的饮食文化和修行环境。
- 我弹瓦棋盘,彼弄铁如意。
- “瓦棋盘”可能是指用瓦片制成的棋盘,而”铁如意”则是一种手持的金属工具或道具。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中的娱乐活动和修行方式。
- 玄言悟三空,心兵欲遐弃。
- “玄言”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深奥教义或哲理,而”三空”则是指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光福寺中的修行和领悟的过程。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光福寺的美丽景色、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描绘登高望远、俯瞰美景、欣赏古迹、体验禅意等活动,展现了光福寺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展现了光福寺中的和谐气氛和修行氛围。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