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梅旧赏竹堂幽,山寺楞伽花亦稠。
今日春风并寥落,石屏惊梦到罗浮。
注释:回忆往昔赏梅花的城梅旧地,竹堂幽静,山寺中的楞伽花也开得繁盛。今日春风寥落,石屏惊梦到罗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回忆起过去赏梅的经历,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城梅和竹堂、楞伽花都是诗人记忆中的美好事物,而今日的春风却显得寥落,石屏惊梦更是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城梅旧赏竹堂幽,山寺楞伽花亦稠。
今日春风并寥落,石屏惊梦到罗浮。
注释:回忆往昔赏梅花的城梅旧地,竹堂幽静,山寺中的楞伽花也开得繁盛。今日春风寥落,石屏惊梦到罗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回忆起过去赏梅的经历,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城梅和竹堂、楞伽花都是诗人记忆中的美好事物,而今日的春风却显得寥落,石屏惊梦更是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 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 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注释: - 久孤南望约:长时间地在南方等待(与某人约定)。 - 枉沐北山临:徒劳地来到北方的山上。 - 扫壁真题凤:清扫墙壁上悬挂着的凤凰画。 - 攀云独抱琴:独自攀爬云彩,抱着琴弹奏。 - 午斋留石钵:中午休息时留下了石制的碗。 - 寒日静珠林
【诗句释义】 铜爵台:指三国时曹操建的铜雀台。 自失平吴策,空名起邺台:意谓自己已失去平定吴国的良策。空有虚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了铜雀台。 馀香残箧冷,促柱短歌哀:意为残存的铜雀台余香犹存,而曹操所建之铜雀台却已经废弃不用。铜雀台上曾建有短歌楼,但如今只剩下残存的箱子。 汉水漳河尽,当涂典午来:意为汉江、漳河都已流尽,曹魏政权又重新兴起。“当涂”即指代曹操,典午是指曹魏政权。 西陵松柏地
登城 行至覆舟岭,眺望秣陵城。 壑听松涛涌,林窥鹿子行。 荒凉梁堞散,埋没晋丘平。 皎皎江南月,空流玉树情。 注释: 1. 行跻覆舟岭:行走在覆舟岭上。 2. 睇览秣陵城:眺望秣陵城。 3. 壑听松涛涌:在山沟里倾听松涛声如波涛汹涌。 4. 林窥鹿子行:在树林中发现鹿群正在行进。 5. 荒凉梁堞散:荒凉的城墙已经散乱。 6. 埋没晋丘平:被埋没了的晋朝故地变得平坦了。 7. 皎皎江南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 第一句“寺门山麓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门前,巍峨的山峰矗立在脚下,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当面更青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寺庙面对着更加葱郁的青山,显得格外美丽壮观。 第三句“渺有烟霞想”,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赞叹之情。眼前的烟霞似乎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四句“谁参秘密关”,诗人在此设问,引人深思
三月晦日作 江南樱笋候,浥浥绿阴鲜。 雨涨桃花水,春催麦秀天。 燕泥增旧垒,槐火接新烟。 腻叶留残萼,啼莺亦解怜。 注释: - 江南樱笋候:春天到来时,江南地区樱花和竹笋开始萌发。 - 浥浥绿阴鲜:形容新长出的嫩绿植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 雨涨桃花水:雨水使桃花盛开,形成了一片花海。 - 春催麦秀天:春天的到来促使小麦开花,展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色。 - 燕泥增旧垒:燕子筑巢时增加了旧巢的痕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根据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即可。 首句“时雨如膏沐”,用拟人手法,以膏沐喻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能添竹树鲜”,则写出了雨后景色之美。 第二句“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并写出了景物之美丽,“澹”是淡的意思,“川烟”即指山间烟雾缭绕。 第三句“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大云庵 清阴闲寂境,过雨午生凉。 水漾潭云碧,花牵石蔓香。 竹苞新脱粉,莺舌巧调簧。 采蕨烹葵笋,难消道味长。 注释: 1. 清阴闲寂境:清幽的庭院中,环境宁静而闲适。 2. 过雨午生凉:雨后午后,空气变得凉爽宜人。 3. 水漾潭云碧:水面上泛起涟漪,潭中的云雾显得碧绿色。 4. 花牵石蔓香:花儿似乎在轻轻地拉着石头,散发出香气。 5. 竹苞新脱粉:竹子的新叶刚刚长出,上面还带着白色的粉。 6
《十日阴晦漫赋》之诗意赏析 汤珍的《十日阴晦漫赋》,在今日这个重阳节,却显得格外阴晦。诗中通过描绘昨日的重阳节热闹与今日的阴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时事的深深忧虑。 “昨日重阳今日阴”一句,以简洁的对比手法,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节日氛围的转变。重阳节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然而诗中却用“阴”字来形容这种转变,暗示着节日的喜庆与现实的悲哀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一丝哀愁。 “紫茱黄菊馀幽兴
逐处留香茗,忘归道室开。 译文:处处都是散发着香气的茶,让人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注释:留香茗,形容茶香四溢,令人陶醉。忘归,意指忘记了归途,形容茶香让人沉醉,忘却了回家的念头。道室,道家修行的地方,这里代指茶室或书房。 飞蝉空外咽,怖鸽镜中回。 译文:飞过的蝉声在空旷的地方回荡,鸽子在镜中盘旋飞翔。 注释:飞蝉,指蝉的飞行。空外咽,指蝉鸣声在空旷之处回荡。怖鸽,指鸽子
【注释】 肃肃:风声。振飘风,形容风力强劲。霏霏:小雨。洒芳澍:滋润大地。迟客:指久雨不晴。南轩:南面的窗户。徘徊:来回走动。眄:斜视。俶装:整装,即打扮。戒星:迎接天将黎明时的第一缕曙光。倾羲:日出东方。未云:太阳尚未出来。反己:反躬自问。已:止。每:每每。顾:看。我思:内心思绪。郁:烦闷。以:而。孰克:怎能。探其故:探寻原因。遐心:远大志向。邈:遥远。霄汉:天空。倏晷:转眼之间。淹难:困难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作注,并赏析。 首先要注意“赠别全州四友”中的“全州”,是地名,“四友”即四君子;“南州实楚壤,湘水分洮阳”中的“楚”是国名,“南州”是地名,“实”是实在,“楚壤”指楚国的地域,“湘水”“分”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洮阳”是地名;“兹维五岭表,带海襟蛮荒”中的“兹维”是代词,“五岭”是地名,“带”是动词,意思是环绕,“海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蛮荒”是地名
这首诗是关于光福寺的,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登登邓尉山,飞搆见古寺。 - "登登"可能是形容山路的陡峭和崎岖,或者是指登山时的感觉。"邓尉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名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这里可能是诗人登上这座山后所看到的景象。"飞搆"是指高高的塔或建筑物,而"古寺"则是指古老的寺庙。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光福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横割凤冈青,平临锦峰翠。 - "凤冈"可能是一个地名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七言绝句,其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禅榻茶烟飏鬓丝:描述了一种宁静的禅意生活场景,僧人在茶烟袅袅中沉思或打坐,这暗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喜爱与向往。 - 注释:禅榻 - 指僧人用的坐垫;茶烟 - 指茶炉中冒出的气息;飏 - 飘扬。 2. 紫苞犊角斸泥滋:描述了春天植物生长的景象,特别是新笋破土而出,象征着生命的勃发。 - 注释:紫苞 - 指紫色的花朵
【注释】 凌霄:即凌霄花,又名紫葳,是一种落叶灌木。藤条可编篱笆、盖房等。树杪悬:树枝上。青烟:指绿叶如烟。矜颜色:自得其乐的样子。烂着丹霞媚远天:形容夕阳的光辉映照在远处的天空中,如同燃烧的丹霞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描写凌霄花的外形和色彩,后两句写夕阳的景色。全诗语言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注释】 万川:即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苏子升:作者的好友。“送”是赠别的意思。“升”是古时候对人的尊称。 萋(qiī):草茂盛。 娥眉碛(qì):地名,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西。晓猿啼(yuán tí):天将拂晓时山猿鸣叫。 扁舟:船身扁平。桃花水:桃花潭中的清水。 瀼西:即瀼溪,在今四川省云阳县东。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送友赴任而作。首二句写景,以芳草萋萋、晓猿啼声衬托江边景色的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