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振飘风,霏霏洒芳澍。
迟客向南轩,徘徊眄庭树。
俶装戒星来,倾羲未云赴。
鸟鸣不相求,反已每自顾。
我思郁以烦,孰克探其故。
遐心邈霄汉,倏晷淹难度。
沈忧抱孤景,中结岂外慕。
今雨既无成,何由纡雅素。
申讯吐清谣,殷勤待良晤。

【注释】

肃肃:风声。振飘风,形容风力强劲。霏霏:小雨。洒芳澍:滋润大地。迟客:指久雨不晴。南轩:南面的窗户。徘徊:来回走动。眄:斜视。俶装:整装,即打扮。戒星:迎接天将黎明时的第一缕曙光。倾羲:日出东方。未云:太阳尚未出来。反己:反躬自问。已:止。每:每每。顾:看。我思:内心思绪。郁:烦闷。以:而。孰克:怎能。探其故:探寻原因。遐心:远大志向。邈:遥远。霄汉:天空。倏晷:转眼之间。淹难:困难。沈忧:忧愁。抱孤景:怀抱孤独的志向。中结:内心所结之愁。岂:表反问语气。外慕:对名利的追求。今雨既无成:今天降雨没有成功。纡雅素:屈下身来与世俗交往。申讯吐清谣:表白自己的清高。申讯:表白自己。吐清谣:表达清高之意。

【赏析】

此为诗人久雨不晴,怀才不遇,有志难伸之作。全诗四联皆为写景抒情,首联写秋日风雨,次联写久雨不晴,三联写诗人的情怀,末联以“今雨既无成”作结,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秋日雨景图:秋日,风起,大雨倾盆而下。久雨不晴,诗人久待,终不得见文衡山先生,于是徘徊于南轩,斜视庭树,心怀幽怨,独自叹息。“肃肃振飘风,霏霏洒芳澍。迟客向南轩,徘徊眄庭树。”秋风萧瑟、细雨蒙蒙,诗人久候而不见文衡山先生,于是徘徊于南轩,斜视庭树,心怀幽怨,独自叹息。诗人面对凄迷的秋景和久雨不晴的困境,内心十分焦虑,但又无可奈何。“俶装戒星来,倾羲未云赴。”诗人打扮整齐,迎着晨曦等待文衡山先生的到来。但文衡山先生迟迟不来,诗人心中惆怅,只好独自叹息。“鸟鸣不相求,反已每自顾。”鸟儿在树上欢唱不停,似乎也不寻求什么。诗人反而常常自我反省,独自叹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我思郁以烦,孰克探其故?”诗人内心思绪纷乱,难以安宁,又谁能帮我探寻原因?诗人无法理解文衡山先生的不来的原因,只能感叹自己无能为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后四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心境:远大志向,胸怀孤独的志向,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遐心邈霄汉,倏晷淹难度。”诗人心怀大志,向往着遥远的理想境界,但时间却像流水一样流逝,令人感到困难重重。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但却无法解脱。“沈忧抱孤景,中结岂外慕。”诗人心中充满了忧愁,抱着孤独的志向,却不知道这是出于对名利的追求。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最后四句,诗人用“今雨既无成”作结,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今雨既无成,何由纡雅素。”今天雨水没有成功,又怎么能屈下身来与世俗交往呢?诗人用“今雨既无成”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沮丧,用“何由纡雅素”来表达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雨景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挫折感。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扰。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