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偏能断客肠,西风吹雨到池塘。
都将万叠青山恨,散作离愁一夜长。
【注释】
何处偏能断客肠,西风吹雨到池塘。
都将万叠青山恨,散作离愁一夜长。
“何处偏能断客肠”,诗人用疑问的句法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
“何处”是问句,“偏能”是强调,意思是:为什么偏偏只有这个地方(指家乡)能使人如此地思念故乡呢?
“客肠”即思乡之肠,是说思乡之情强烈而难以排解。
“西风吹雨到池塘。”这一句写景。诗人把秋风与细雨作为触物兴感的典型意象,在诗中反复运用,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秋风萧瑟,秋雨潇潇,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也是最能触动人情怀意的。
“都将万叠青山恨,散作离愁一夜长。”这两句是议论,也是抒情。万叠青山,是作者心中的一个具体形象。诗人将此形象与自己离别时的愁绪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散作离愁一夜长”是说离愁别绪如同被风吹散的云彩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持续了整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外地漂泊时所作。开头二句写诗人对故乡山川风物的依恋和思念。首句点明题旨,“断客肠”三字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次句则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渲染思乡情绪。“西风吹雨”四字,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它不但写出了天气的恶劣,风雨的凄切,而且写出了环境的气氛。“都”是全数词,说明山之多,山色之多,山情之多;“散作”二字,写出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的豪放性格。后两句写离愁别绪,是全篇的关键所在。首句是虚笔,“万叠青山”是诗人想象中的故乡山峦,而诗人却把它当作具体的客观存在来描绘,从而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次句是实笔,“散作离愁一夜长”,是写诗人离愁的连绵不断;“一夜”二字,更突出了诗人离愁的绵延不绝。最后一句是虚笔,“散作”一词,既写出了离愁的绵绵不断,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总之,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情。
全诗通过写景抒发感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开头二句写景,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三、四句写景抒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风雨飘摇之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苦。五六句写景抒情,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离愁的悲凉之感。最后两句写景抒情,使全诗达到了高潮。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但意境深远,耐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