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燕语画楼东,丽日轻云护绮栊。
香篆暖飘烟缕碧,花房晴滴露珠红。
缠绵客思王孙草,摇荡春光少女风。
暗想多情惟落絮,时时飞入绣帘中。
注释:
莺啼燕语画楼东,丽日轻云护绮栊。
春天的鸟儿在鸣叫,燕子在呢喃,画楼的东面有美丽的景色。
春风拂过,阳光洒下,轻柔的云雾环绕着华丽的窗棂。
香炉里的香气袅袅升起,飘散出一缕缕温暖的烟雾,仿佛是碧绿的丝线;
花朵上的水滴晶莹剔透,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缠绵的思乡之情如同这盛开的王孙草,摇曳生姿,春光中少女轻盈的身影也随风摇摆。
暗想多情唯有那纷飞的落叶,它们不时地飘进绣帘,给闺房带来了些许诗意。
赏析:
首二句写景,渲染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莺歌燕舞,画楼东畔,丽日和轻云相衬,绮窗掩映,花房滴露,红珠点点。诗以“莺啼”点明时令为春季,以“燕语”点明了季节为仲春,而“莺啼”、“燕语”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丽日”、“轻云”、 “绮栊”等词组,既点出了时间、气候,也烘托出人物的心情。
三、四句写人,写人的情态:诗人身居高楼,面对窗外明媚的春光,不禁产生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想到了那些像他一样在外求学或游历的人。“香篆暖飘烟缕碧”,“香”指焚香,“篆”是刻成圆盘形的香,“烟缕”指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这里描绘的是室内熏香的情景。诗人用“香篆”“暖飘”“烟缕”“碧”等词,把一种温馨、宁静的气氛营造了出来。“花房晴滴露珠红”,写的是室外的景象。诗人抬头望去,看到花儿在晴天里挂着晶莹的露珠,红得就像少女的脸一样鲜艳。这里的“晴滴”指的是雨后天气晴朗,雨水从花瓣上滑落下来,形成了晶莹的露珠,而“红”则是指露珠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样子。
五、六句写人,写人的情思:诗人想到远在他乡的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想起了那些和他一样在外漂泊的游子,他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都是忧郁的。同时他也想起了他的故乡。这些游子们在异乡漂泊,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而他的家乡也一定也有很多人在想念着他,希望他能早日回家团聚。这种思乡之情就像是那纷纷落下的落叶,虽然已经失去了生命,但是它们却始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最后两句写人,写自己的情感:诗人想到这些思乡之人,便想到了那些像他一样的游子们。他们的心情就像这飘动的风一样,时而平静如初春的微风,时而狂躁如夏日的热浪。然而无论怎样的变化,他们都始终怀念着自己的家乡。这种思念之情就像春天里飞舞的柳絮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倾诉着自己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事理的分析,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传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牵挂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