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智舷的作品《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于黄山指月庵》。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秋高气爽的季秋天和冬季,走过了黄山的每一座山峰。归来后,他们相对着数竿竹子,疲惫地靠在墙壁上,屋内满是积雪。作者为叶熙时准备了天台藤的手仗,想要打破子陵滩下的冰。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及翻译:
- 今年季秋与孟冬 - 这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从秋天(季秋)过渡到冬天(孟冬),暗示了旅途中的寒冷和艰辛。
- 余也踏遍黄山峰 - 这里“余”指的是诗人自己,他走遍了黄山的每一个高峰。这里的“黄山峰”可能指的是黄山的某个特定山峰,也可能是泛指黄山。
- 归来相对数竿竹 - 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面对着几根竹子,可能在思考或休息。
- 倦锡倚壁雪满屋 - “倦锡”可能是指诗人累了,靠着墙壁休息,屋内因为积雪而显得更加寂静和冷清。
- 送君手捉天台藤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动作,“送君”表明这是给某人的离别赠言,而“手捉天台藤”则可能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对朋友的祝福或希望。
- 打破子陵滩下冰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力量和决心,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勇往直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词汇也富有文化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