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刻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微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扁舟勿遽还,出浦风波劲。

【诗句解析】

  1.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 注释:在野外居住已经感到舒适了,但很长时间没有听到高雅的歌唱。
  •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野外的宁静生活和对高雅音乐的向往。”野处”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的心态;”虽已适”则表示这种状态已经得到了满足。”久不闻高咏”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长时间未能欣赏到高雅音乐的遗憾之情。
  1. 刻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 注释:用蜡烛照明的时间多么短啊!清晨还未能完成书写。
  • 赏析:”刻烛夜何短”通过对比夜晚短暂与白天漫长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珍惜。”含毫晓未竟”则描绘了诗人凌晨起床后仍沉浸在书写之中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1. 微雨原上来,洗我竹林静。
  • 注释:细雨从原上飘来,清洗了我内心的烦扰。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微雨原上来”形象地描绘了细雨降临的场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洗我竹林静”则将这种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1.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 注释:荷花池塘的水越涨越高,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松树上的屋檐流淌的泉水声音清晰可闻。
  • 赏析: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荷叶池塘”是诗人常常出入的地方,”荷池涨莫知”既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而”松檐溜可听”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心情,通过听觉感受自然的美好。
  1. 扁舟勿遽还,出浦风波劲。
  • 注释:不要急着返回,因为刚刚驶出江浦,正遇到大风浪。
  • 赏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豁达态度。”扁舟勿遽还”意味着诗人不想急于回到岸上,而是想要继续享受眼前的风光和乐趣;”出浦风波劲”则描绘了诗人在江浦行驶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