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
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
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
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

登铜官山无畏庵作

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

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

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

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

注释:

  1. 铜官鞠为草 - 铜官山的草被叫做“铜官鞠”,意为此地草木皆名,难以辨认。
  2. 孰识此岭下 - 谁能识别这岭下的地方?
  3. 松似天目移- 这里的松树像天目山的松树一样高大挺拔。
  4. 山如巨然画- 山的形状如同巨然大师画的一样美丽壮观。
  5. 猛虎户外睡- 一只猛虎在室外打盹。
  6. 古月泉上挂- 月光倒映在泉水上。
  7. 遐想无畏师- 我不禁遐想到那位无畏大师(即无畏法师)曾经在此居住。
  8. 此中住持罢- 这里住持的和尚已经不在了。
  9. 外人不曾闻- 外面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
  10. 前僧后僧话- 前面和后面的僧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11. 应是古道场- 应该是古时的寺庙或道场。
  12. 同门不同舍- 虽然同属一脉,但因修行环境的不同,所以彼此之间也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铜官山无畏庵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无畏庵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无畏庵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