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荷叶如钱,水面杨花成粉。
相逢不醉无归,烹尽雨馀春笋。

【注释】

过:拜访。梅:梅花。戏作:即兴之作,游戏文字。池:池塘,泛指湖沼。钱:铜质钱币名,这里比喻荷叶。杨花:柳絮。不醉无归:意思是不喝醉了不回家。雨馀:雨水刚刚停止时。烹尽:把食物煮得干透。

译文

池塘中荷叶如铜币一样圆,水面浮着柳絮似白粉。

相逢畅饮到天黑也不醉,只等春笋被雨后烹煮得干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名山胜水之际,偶见风景而即兴赋诗。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情致深婉,意趣盎然。

首句“池中荷叶如钱”,以池中荷花喻为铜质的钱币,既形象地描绘出荷叶的形状,又以荷叶之圆喻钱之圆,将荷叶与钱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构思新颖别致。第二句“水面杨花成粉”,则以杨花喻为白粉,既写出了杨花的颜色,又写出了杨花飘飞的样子,使画面生动活泼。“钱”和“粉”都是用来形容物象,而此诗的妙处在于用“钱”和“粉”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的艺术效果。

前两句以物写景,后两句则以人写景,由景入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第三句“相逢不醉无归”,是说遇到知己之人,不醉不归,表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也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第四句“烹尽雨馀春笋”,则写出了作者与友人欢聚饮酒的愉快心情,也暗示了春雨初晴,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虽然只是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它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其次,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与珍爱,赞美了友情的美好与真挚;最后,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赞美了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