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苦三春多雨,不愁四季无花。
雨止花开客到,先𢳣青梅点茶。

【注释】正仲:作者的字。草堂:即草堂寺,位于今四川崇庆县。烹笋:以笋烹茶。

【赏析】此诗为作者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只苦三春多雨,不愁四季无花”二句,点明题意和主旨。诗人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正是春暖花开之季,他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愉快的。因为成都草堂周围,有百花簇拥,百花争艳的景象;而成都又是“四序风烟美,万年人物盛”的地方。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他之所以能在这里安居下来,是因为得到了当时宰相李德裕的大力帮助。因此,他的心情是开朗的、舒畅的。“苦”“愁”二字用得好,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非常准确、深刻,使诗意更加鲜明。

“雨止花开客到,先𢳣青梅点茶”二句,写诗人招待客人的情景。“雨止花开”一句,写春雨一过,百花齐放;“花开客到”一句,写春天来了,人们纷纷来成都游览观光。这两句中“雨止”与“花开”相对,“花开”与“客到”相对,构成鲜明的对照关系。“先𢳣青梅点茶”,写诗人自己泡茶待客。诗人泡茶时,先用青梅来点茶,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青梅味酸涩,点茶后,茶水便有了一股清香的味道。这两句写得十分传神,使人读了仿佛可以听到茶水的叮咚声,闻到青梅的清香。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无离别之情。相反,诗中充满了友情,充满着对友人的关怀与牵挂。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