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何萧条,孤音静中起。
冥心参往哲,未觉风入耳。
地白悟庭月,疏弦为谁理。
高堂如空山,默然对图史。
深卧观物情,澹漠识太始。
声稀群动息,众妙集弹指。
挑灯坐沉吟,夜尽籁未止。

这首诗是作者在月夜读《春秋》,读到“四传”未尽其旨,就寝。忽然听到琴声起座作诗给无为叔的一首五言律诗。

注释:
1.万籁(lài)何萧条——形容寂静的环境;万籁,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响。
2.孤音静中起——只有这琴声从寂静中传来。
3.冥心参往哲——冥心,冥思,专心。参,思考;往哲,古代的智者。这里指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先贤。
4.风入耳——风吹拂的声音仿佛能传入耳中。
5.地白悟庭月——庭院中的月光如白练一般,使人顿悟天地万物的真理。
6.疏弦为谁理——弹奏时,琴弦的疏密变化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道理。
7.高堂如空山——高大的厅堂空旷如一座山。
8.默然对图史——面对古画和史册。这里的“图史”指历史书籍。
9.澹漠识太始——淡泊宁静中领悟宇宙最初的本原。
10.声稀群动息——乐声停止演奏后,周围一切动静都消失了。
11.挑灯坐沉吟——挑亮了灯坐在室内沉思默想。
12.夜尽籁未止——夜深了,但琴声仍在继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月夜读《春秋》时,因读到“四传”未尽其旨而感到困惑,遂起身创作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琴声、明月、庭园、史书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历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