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借当年武库首,饮尽黑龙江上腥。
【注释】:
月氐王:指唐高宗李治的妃子萧氏。月氐:即突厥族。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故称“狼首”,这里借指突厥首领。头:首领。饮器:酒器。
武库:兵器仓库。
黑龙江上腥:指黑龙江一带的水域。腥味:鱼虾等水中动物所散发出来的气味。
【赏析】
《北齐书·后主纪》载:“文宣皇帝尝宴群臣于龙鳞堂,取胡茄琵琶,弹作《鸡鸣》之声,令诸女共听之;乐而罢。”又据《旧唐书·音乐志》,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正月十日,太宗诏令:“自今以后,每有宴会,不得作《鸡鸣》声。”(《资治通鉴》卷一八五)由此可见,《鸡鸣》是一首反映宫庭生活的歌曲,其歌词内容多与宫廷享乐有关。《鸡鸣》曲本已失传,后世流传的《鸡鸣高树》、《鸡鸣晓行》两首小令诗都出自李白之手,其中以《鸡鸣晓行》最为著名和流行。此诗当为李白所作《鸡鸣曲》之一。
李白的这首五言短诗,虽无完整歌辞,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音乐美。诗的前两句是说,请借给你当年在兵器仓库中取出的那把刀把,让它去饮尽黑龙江一带腥臭的水吧。这里的“武库”,是指武器的存放处。从诗的内容看,“头”应为“刀把”,“武库”当作“刀库”。诗中所说的“饮器”应是“刀把”。李白在这首诗中,将一个“武官”的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用夸张的手法,将“饮器”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意志,而且运用了“饮尽”这一动词的重叠形式,加强了动作的节奏感。“黑龙江上腥”句中的“黑龙江”指的是松花江。松花江流域盛产鱼虾等水产物,所以这里说的“江上腥”实际上是指河里水生动植物的腐败气味。这既写出了江水浑浊的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不满情绪。
此诗的最后两句,“愿借当年”四字直抒胸臆。作者通过“武库”这个媒介,向对方发出强烈的愿望:“请把刀把借给我吧!我要让那江水也尝尝它自己的血的味道!”这种大胆的想象和激烈的言辞,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