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还寻往路,桃源隔汉水。
缘境讯落英,平阡自美美。
所志今悉迷,问津何地是。
未及延陵高,无为终南子。
著作尚有人,云从晋处士。

诗句如下:

舟还寻往路,
桃源隔汉水。
缘境讯落英,
平阡自美美。
所志今悉迷,
问津何地是。
未及延陵高,
无为终南子。
著作尚有人,
云从晋处士。

我将逐句进行注释:

  1. 舟还寻往路,桃源隔汉水。
  2.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乘船返回去追寻过去的路途,却发现桃花源被汉水隔绝。这里“桃源”是指一种理想化的世外桃源,通常在文学作品中代表着人们向往的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地方。“汉水”是古代中国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作为隔断诗人与理想世界之间的障碍。
  3. 缘境讯落英,平阡自美美。
  4. “缘境讯落英”指的是诗人沿着河岸行走,欣赏沿途盛开的花瓣。“讯落英”即传达、记录落下的每一朵花瓣的美丽。而“平阡自美美”则表达了诗人看到农田整齐、景色宜人时的赞美之情。
  5. 所志今悉迷,问津何地是。
  6. 此句反映了诗人现在的目标已经全部迷失,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处询问。“所志”指诗人过去的愿望或目标,而现在这些愿望都已变得模糊不清。
  7. 未及延陵高,无为终南子。
  8. “延陵高”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延陵季子,他是一位著名的贤者,以其高尚的品德著称。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虽然有追求,但尚未达到这样的高度。
  9. 著作尚有人,云从晋处士。
  10. “著作尚有人”暗示诗人仍有作品流传于世,有人赞赏。而“云从晋处士”,则是指诗人的学问和成就受到晋代著名学者的认可。

结合整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赏析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惑的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对比,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于传统美德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