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阁摇东风,帘箔春莫莫。
一枝弄清影,冷艳谢香泽。
初回北户暖,巳吐南枝白。
良朋擅高唱,巡檐句相索。
对此冰雪侣,远念山中客。
琴樽风雨共,素心乐晨夕。
玉壶酌寒泉,曲尘沁琼麦。
离居君不见,相忆成畴昔。
何当惠瑶华,拾英纷可藉。
为乘行春令,言访隐沦宅。
霜高开未落,邻笛吹暗迫。
和曲惭郢人,折赠传江驿。
却怜𪠘舍冷,何似村篱适。
寄声栽花者,肯容野老摘。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和楚中阙双石宫舍立春观梅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官阁摇东风,帘箔春莫莫。
官阁(官宦之居)摇荡着东风,帘帐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莫莫: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
春风中的帘箔随风轻轻摇曳,如同在春风中起舞。
一枝弄清影,冷艳谢香泽。
这枝梅花清雅如玉,冷艳却不失芳香。
清影:指梅花的清雅之美。
这株梅花清香袭人,美丽动人。
初回北户暖,巳吐南枝白。
初春回到北窗,暖阳洒在南方枝条上,已开白色花朵。
初回:春天刚来到北方窗户前,阳光温暖照耀着南方树枝。
巳:已经。
南枝:南方的树枝。
这株梅花在阳光照耀下,已经盛开了白色的花朵。
良朋擅高唱,巡檐句相索。
好朋友们擅长高声歌唱,在屋檐下吟诵诗句互相寻找。
擅高唱:擅长高声歌唱。
巡檐:沿着房屋的檐口边走来走去。
这句诗描绘了一群好友在屋檐下吟诗作乐的场景。
对此冰雪侣,远念山中客。
面对这些冰雪般的朋友,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朋友。
此:这里指代刚才提到的“好朋友们”。
冰雪伴侣:比喻那些像冰雪一般纯洁、美好的朋友。
山中客:指远方的朋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琴樽风雨共,素心乐晨夕。
琴樽相伴,风雨同舟,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心情愉悦如清晨与傍晚。
琴樽:泛指琴酒等乐器或饮酒用具。
风雨共:共同经历风雨。
素心:纯洁的心性。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风雨,享受宁静时光的意境。
玉壶酌寒泉,曲尘沁琼麦。
玉壶斟满清澈甘泉,泉水渗透了琼花的叶片。
玉壶:玉制的酒杯。
寒泉:冷泉水。
曲尘:泉水渗入土壤形成的小水坑。
沁:渗透。
琼麦:琼花的别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泉水从玉壶中倾泻而出,浸润了周围的琼华,使得琼花的叶片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离居君不见,相忆成畴昔。
分别时你未曾见过我的身影,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
离居:离别之地。
君不见:您看不到我的身影。
畴昔:以前的时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何当惠瑶华,拾英纷可藉。
何时能够得到您赐予的美丽花朵?它们如同散落在地的英英瑰宝般珍贵。
惠瑶华:赐予美丽的花朵。
拾英:捡拾美丽的花朵。
纷可藉:随意使用。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花朵的珍视和渴望,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为乘行春令,言访隐沦宅。
我将趁着春天的时节出行,向您的隐居之所进发寻求拜访。
乘行春令:趁着春天的节令出行。
言访:说要拜访。
隐沦:隐居,退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踏上旅程,前往朋友隐居之地进行拜访的情景。
霜高开未落,邻笛吹暗迫。
霜降之际,梅花尚未凋零,而邻居的笛声却已经吹得更加凄凉。
霜高:霜降之时。
开未落:尚未凋零。
邻笛:邻居的笛声。
吹暗迫:声音变得更加凄凉。
这句诗描绘了霜降时节梅花绽放的景象,以及邻居笛声的悲凉氛围。
和曲惭郢人,折赠传江驿。
我的和曲技艺尚不如郢人,只能将作品赠送给江边的驿站。
和曲:即创作乐曲,此处指自己的音乐才华。
惭:惭愧。
郢人:楚国著名的音乐家。《汉书·艺文志》载:“楚人有歌工为《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这里的“郢人”指的是楚地的著名音乐家。
折赠:赠送。
江驿:位于长江边的驿站,此处指诗人向江边的驿站赠送了自己的作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音乐才能的自谦以及对作品的认可之情。
却怜𪠘舍冷,何似村篱适。
却怜怜惜这简陋的房间,不如乡村篱笆下的舒适自在。
却怜:反觉可怜或遗憾的意思。此处指对简陋住所的怜悯之情。
𪠘舍:简陋的屋子。
适:适宜,舒适。
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陋住所的无奈之情,以及对乡村篱笆下舒适生活的向往。
寄声栽花者,肯容野老摘。
请告知花园的主人,能否允许我这样的老人采摘花朵?
寄声:托人捎信或写信询问。
栽花者:花园的主人。
肯容:愿意允许。
野老:老年人自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采摘花园中花朵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