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几百折,南上张家渡。
寒滩照毛发,石子清可数。
暝色赴荒村,归云断高树。
渔舟三五并,鸡犬烟火聚。
独我孤蓬征,朝夕千山渡。
钟声动寥泬,万象杳非故。
浩然洲渚秋,又逐栖鸿住。
【注释】
张家渡: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西南,是古吴、越之间的交通要道。
折:曲折。
南上张家渡:指往南走到张家渡。
寒滩:冷沙滩。
石子:水中的石头。清可数:形容水清得可以数清每一块石头。
暝色:傍晚的天色。荒村:无人烟的村落。
归云断高树:归云被高山隔断。
三五并:形容船小而多。三五,古人以“三”为“五”。并,同“并”。
鸡犬:鸡鸣狗叫之声。烟火聚:炊烟袅袅上升。
独:只。
孤蓬:孤独的蓬草。征:远行。
钟声动寥泬(liaojue):形容钟声悠扬入空。寥泬:空旷寂静。
浩然:广大的样子。洲渚:水中沙洲。秋:秋天。
又逐栖鸿住:又像飞鸟那样栖息在沙洲上。
【译文】
我向东南拐了几个弯,来到张家渡。
冰冷的沙滩映出我的毛发,水中的石子清晰可见。
夕阳西下,我来到了荒凉的村庄,归途中,云雾遮挡了高高的树林。
我乘着小船,跟随着几只渔船,岸边的鸡叫声和犬吠声此起彼伏,炊烟袅袅升起。
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地站在茫茫的大地上,朝着千山万水的方向前进。
听到那悠扬的钟声,我不禁感慨万分,四周的景象都变得如此陌生,不再是曾经熟悉的家乡。
我仿佛看到辽阔的湖面上,一片片芦花飘荡,又好像看到了一群群鸿鹄在空中盘旋。
【赏析】
《张家渡》一诗,诗人从江边出发,沿江而行,一路景色如画,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给人以美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点题,交代诗人所行地点。
颔联写景,写出了水路的曲折和沿途风光的美妙。“寒滩”“石子”“清”,写出了水的清澈与石子的细小、清晰。一个“照”字,把水光与阳光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现了日光照射下的水波闪烁,使读者仿佛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同时,也烘托了作者的愉悦心情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颈联进一步写景,诗人由江边转至岸边,看到了荒村的落寞景象和归云断高树的凄清画面。这里的“暝色”、“荒村”和“高树”等词语,都给人一种凄凉、孤独之感,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郁。而诗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丝安慰,这也许就是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吧!
尾联写景抒情。诗人乘舟前行,一路上风景优美,使他想起了家乡的美景。他想到了家乡的渔火,听到了家乡的鸡鸣狗吠,闻到了家乡炊烟的味道。这种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让他倍感温馨和幸福。然而,当诗人看到家乡时,却只能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诗人感到了一种失落和悲伤。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却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沉的情感和无尽思念之情。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