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殉人于巧,鸠拙不补巢。
披发而行吟,坏户居草茅。
我有池有鱼,子有竺可交。
将寻于陵子,灌蔬烹苦匏。
注释:
- 蚕为了迎合人的心意,在精巧的织机上死去。
- 鸠鸟笨拙,无法修补巢穴。
- 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吟咏,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
- 我有一个池塘,里面养着鱼;你有一个竺可交,可以交朋友。
- 我将寻找于陵子,为他烹制蔬菜煮苦瓠。
赏析:
这首诗以讽刺的方式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即人们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诗中的蚕、鸠、人等意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角色,通过对比他们的言行举止,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寻于陵子)展示了对道德和原则的坚守,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