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狗盗雄,丐命一窃裘。
赵公子重客,乃耻卖浆游。
三千者何为,箪豆各相求。
六王次第俘,谁先漆室忧。
祖龙知其然,视士若蚍蜉。
奈何牵犬儿,犹为逐客羞。
孟尝狗盗雄,丐命一窃裘。
赵公子重客,乃耻卖浆游。三千者何为,箪豆各相求。六王次第俘,谁先漆室忧。祖龙知其然,视士若蚍蜉。奈何牵犬儿,犹为逐客羞。
注释解析:
- 孟尝狗盗雄:“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宰相,以厚待宾客、知人善任著称。这里的“狗盗雄”形容孟尝君虽为狗辈之流(比喻地位低微),也能有非凡之举,表现出其智勇双全,能够通过偷盗获得食物来救助他人。
- 赵公子重客:赵公子指的是赵国的贵族公子,这里强调其重视宾客,不吝啬于招待和款待那些来访的客人,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招待。
- 三千者何为:这里的“三千人”很可能是指众多前来投奔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帮助或庇护。“为什么”反映了这些人对于被救助的强烈期待和急迫性。
- 箪豆各相求:“箪豆”在这里指的是简陋的饮食供给。这句话表达了那些前来求助的人各自带着简单的饮食来寻求帮助,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艰辛和对援助的迫切需求。
- 六王次第俘:这里的“六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君主,而“次第俘”意味着这些君主一个接一个地被俘获或失去权力。
- 祖龙知其然:“祖龙”代指秦始皇,这里指出历史中的某些统治者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对普通人却轻视如蝼蚁,反映出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 视士若蚍蜉:“蚍蜉”是小蚂蚁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那些统治者看待普通民众的态度如同对待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一样,显示出对普通人的轻视和忽略。
- 奈何牵犬儿:这里的“牵犬儿”形象地描绘了某些官员被权力所迷惑,忘记了自身职责,甚至因为一时的贪欲而放弃原则的行为。
- 犹为逐客羞:最终,即使是像牵犬般被权力迷惑的官员也感到羞愧,因为他们不仅失去了作为官员应有的道德勇气,还失去了对客人的基本尊重和礼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示了权力对人性和社会正义的影响。从孟尝君的机智到赵公子对宾客的重视,再到六王的悲剧以及秦皇的暴政,每个角色都体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面。这种对比突出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在权力面前人性的弱点和挣扎。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如“狗盗雄”、“乞丐命”、“三千者的求”、“六王的俘”等,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描述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这不仅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视觉画面,更通过这些具体事件激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促使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更加审慎和警觉。
《咏史十三首·其四》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仍有光明存在;即使面临极大的挑战,也有希望在前方等待。这首诗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鼓励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忘初心,坚持正道,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