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林间白,穷阴夕气昏。
馀寒生阁夜,霁色动颓垣。
扫竹初开径,低烟稍出村。
聚英归茗灶,饯暖上清樽。
渐觉丘陵复,微闻鸟雀喧。
晓楼融幕湿,积翠减裘温。
海蚌中宵朏,檐鸦古瓦翻。
远山黄返照,冻雨涨沙痕。
独有麻衣客,萧然半亩园。
知心素交尽,皓首北堂存。
身世同飘霰,风尘一闭门。
流澌将送臈,早晚发平原。
残雪
残雪林间白,穷阴夕气昏。
馀寒生阁夜,霁色动颓垣。
扫竹初开径,低烟稍出村。
聚英归茗灶,饯暖上清樽。
渐觉丘陵复,微闻鸟雀喧。
晓楼融幕湿,积翠减裘温。
海蚌中宵朏,檐鸦古瓦翻。
远山黄返照,冻雨涨沙痕。
独有麻衣客,萧然半亩园。
知心素交尽,皓首北堂存。
身世同飘霰,风尘一闭门。
流澌将送臈,早晚发平原。
注释:
- 残雪: 描述雪后的景象,强调雪的残留和冷清。
- 林间白: 描述了雪后的森林是白色的。
- 穷阴: 指天气阴沉。
- 馀寒: 雪后留下的寒意。
- 生阁: 在阁楼上产生。
- 霁色: 阳光穿透云层照射的景象。
- 霁色动: 阳光使颓败的墙壁恢复生气。
- 扫竹: 开始清扫竹子来清理道路。
- 低烟: 天空中的烟雾较低。
- 出村: 村庄出现在视野里。
- 聚英: 聚集了英雄人物或好茶之人。
- 茗灶: 煮茶的火塘或地方。
- 饯暖: 为客人送上暖意。
- 渐觉: 感觉逐渐。
- 丘陵: 山坡或高地。
- 微闻: 稍微听到了。
- 禽喧: 鸟类的叫声。
- 晓楼: 清晨的楼台。
- 融幕湿: 雨水融化在幕布上湿润了。
- 积翠: 积累的翠绿色,可能指草木。
- 蚬: 一种蛤蜊。
- 檐鸦: 屋檐上的乌鸦。
- 远山: 远处的山脉。
- 返照: 夕阳或月光反射在山上或水面上。
- 冻雨: 冻结的雨水。
- 流澌: 冰融化成的水。
- 门: 门户、入口。
- 流澌将送臈: 水流即将带走泥土。
- 早晚发平原: 暗示时间早晚会到达平坦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残雪、冬夜、日出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如“穷阴”、“余寒”、“霁色”、“霁色动颓垣”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海蚌”、“古瓦”等,既反映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自然描写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