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移寒月,秾芳映短荄。
小亭风转媚,霁日丽无涯。
送艳过新雨,留蜂坐晚衙。
砌苔文错绣,帘燕□分钗。
剪叶封香国,开轩压馆娃。
行吟堪入洛,对酒正如淮。
度曲三声鴂,催花两部蛙。
朱楹宜衬色,红药让当阶。
餐蕊酥含乳,标名玉篆脾。
题应人捧砚,梦到锦投怀。
为殿收群卉,何春占六街。
金衣更相惜,绕幕故喈喈。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牡丹盛开的美丽画面。
我们看到诗句“木末移寒月,秾芳映短荄。”这是对牡丹花朵的描写,通过使用“木末”、“寒月”和“秾芳”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的娇艳与美丽。这里的“木末”指的是树枝的末端,而“寒月”则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使得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迷人。同时,“秾芳”一词则进一步突出了牡丹花的繁茂和香气浓郁的特点。
我们看到诗句“小亭风转媚,霁日丽无涯。”这是对牡丹周围环境的描写。通过使用“风转媚”、“霁日丽”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所处的环境清新宜人、景色宜人的特点。这里的“霁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而“丽无涯”则表达了景色的美丽无边无际的感觉。
我们看到诗句“送艳过新雨,留蜂坐晚衙。”这是对牡丹花开放时间的描写。通过使用“送艳过新雨”、“留蜂坐晚衙”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在雨水过后开放、蜜蜂在傍晚时分停留在牡丹花上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还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谐。
我们看到诗句“砌苔文错绣,帘燕□分钗。”这是对牡丹花周围植物的描写。通过使用“砌苔文错绣”、“帘燕□分钗”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周围植物的美丽和优雅。这里的“砌苔”指的是台阶上的苔藓,而“帘燕”则指的是燕子,它们在牡丹花周围翩翩起舞,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看到诗句“剪叶封香国,开轩压馆娃。”这是对牡丹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比喻。通过使用“剪叶封香国”、“开轩压馆娃”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的香气四溢、美丽动人的特点。这里的“剪叶”指的是牡丹花的叶片,而“封香国”则形容了牡丹花的香气弥漫整个花园。同时,“开轩压馆娃”则形容了牡丹花的美丽足以压过其他的花卉,成为了花园中的主角。
我们看到诗句“行吟堪入洛,对酒正如淮。”这是对诗人心情的描写。通过使用“行吟”、“对酒”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牡丹花美景时的心情愉悦和满足。这里的“入洛”指的是洛阳,而“正如淮”则形容了诗人饮酒时的心情舒畅和惬意。
我们看到诗句“度曲三声鴂,催花两部蛙。”这是对牡丹花生长过程的描写。通过使用“度曲三声鴂”、“催花两部蛙”等词语,表达了牡丹花在春风中逐渐绽放,如同音乐般的美妙旋律和青蛙的欢快鸣叫相互交织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生长过程,还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