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西窗剪烛频,舞蛟怪石夜窥人。
只今石上题诗尽,风雨莓苔绿满身。

【注释】

四明,地名,故址在今宁波市鄞州区。禅院:佛教寺院。蛟石:传说中的石龙。剪烛:剪去灯花。舞:指龙在水面上翻腾。怪石:指龙形的怪石。夜窥人:在夜色中窥视人面。只今:如今。题诗:在石头上刻写诗篇。莓苔:长满青苔的小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只今”二字作结,表明诗人对禅院、禅院中的蛟石以及它所激发的灵感和情感已不再留恋。

首句“梧叶西窗剪烛频”,点出时间地点,写出禅院夜晚幽静的环境。“梧桐”一词,不仅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描写的深秋时节雨后山中清凉宁静的景色,更使人联想到佛家的清净境界。“西窗”既写出禅院的位置,又暗示着禅院内清寂的气氛。“剪烛”“频”字,表现出禅院中僧人深夜不寐的神态。

次句“舞蛟怪石夜窥人”,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夜深人静之时,蛟石忽然从水中跃起,仿佛要窥视人世。这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蛟石人的动作,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加突出主题。

三、四两句“只今石上题诗尽,风雨莓苔绿满身”,则是诗人感慨禅院禅意已逝,留下满身青苔的蛟石了。这一联语意双关,既指禅院的禅意已逝,同时也指诗人自己的创作灵感已逝。诗人面对满身青苔的蛟石,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在禅院中留下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禅心一榻空。”如今禅意已逝,留下的只有满身青苔的蛟石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以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