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络纬语,晚凉池馆生。
萧萧响高树,半巳作秋声。

【注释】

斋卧偶成其一:斋,指僧室;偶,偶然。

风定络纬语:风停后,蟋蟀鸣叫。络纬,即蟋蟀。

晚凉池馆生:傍晚时分,清凉的池馆显得更加幽静。

萧萧响高树:风吹动高树发出萧萧之声。

半巳作秋声:一半已变成了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蟋蟀的诗。前两句写蟋蟀夜鸣时的情景,后两句写其声与环境之和谐。

首句“风定”二字,点明时间,说明是夏末秋初之时,天气凉爽,风定虫鸣,故有“风定络纬语”之语,为下文作铺垫。次句写蟋蟀在夜晚鸣唱的情态,“晚凉”二字既点出季节,又渲染了环境气氛。此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凉爽,正是蟋蟀鸣唱的最佳时节。而蟋蟀们则纷纷从藏身之处出来,尽情地歌唱。这一句中“池馆”二字,将蟋蟀们鸣唱的背景描绘得生动形象。

第三句写蟋蟀们的鸣唱声。“萧萧”二字,将蟋蟀们鸣叫声写得如怨如慕,哀婉动听。而“响高树”三字,又写出蟋蟀们鸣唱声传得很远,远远地就能听到。这一句既是对前句中“晚凉”二字的具体解释,同时又为下一句“半巳作秋声”作了铺垫。

最后一句“半巳作秋声”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此句中“半巳”二字,表明蟋蟀们在夏天已过了一半的时间,开始进入到了深秋时节。而蟋蟀们的鸣唱声也随之由清亮转为低沉,这正是深秋时节蟋蟀们的特点。同时“作秋声”三字也暗示了时间已经进入到深夜。因此,整首诗以蟋蟀的鸣唱为中心,通过对蟋蟀鸣唱声的描写,表现了夏末秋初、深夜时分的环境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