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惊心此夜中,渐看衰鬓逐飞蓬。
不烦儿女为裁胜,自有诗篇可送穷。
殷水薄寒鬲晓雪,赭山暝色度归鸿。
柴门岁宴浑无事,试着麻衣咏北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乙未除夕》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节物惊心此夜中,渐看衰鬓逐飞蓬。
注释:“节物”指的是节日或时节的事物,“惊心”表示内心感到震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心境,他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年感到惊讶和不安,同时也感叹自己的年华老去,如同随风飘散的飞蓬一般。
赏析: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心情,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的期待与不安。不烦儿女为裁胜,自有诗篇可送穷。
注释:“裁胜”指的是剪制纸钱等祭祀用品,“送穷”则是指驱除贫穷、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需要依赖儿女们为他制作纸钱等物品来祭祀祖先,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诗篇来送走旧年的贫穷。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自信和独立,他不再依赖他人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殷水薄寒鬲晓雪,赭山暝色度归鸿。
注释:“殷水”指的是黄河,“薄寒”形容天气寒冷,“鬲”通“格”,意为覆盖、阻挡。这两句描述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黄河上的薄寒被清晨的积雪覆盖,而黄昏时分,大雁的身影从远处飞过。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冷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将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柴门岁宴浑无事,试着麻衣咏北风。
注释:“柴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扉,“岁宴”指的是过年的宴会,“麻衣”指的是粗布衣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节期间的悠闲生活,他没有参与任何热闹的活动,而是穿着粗布衣物,独自吟诵着北风的诗句。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度过这个春节。然而,这也体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整首诗歌以除夕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新年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