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天寒日暮时,西风吹尽菊花枝。
虎丘寺冷苍苔闭,邓尉山高过雨迟。
客至但看歌地月,僧闲不解竹间诗。
凄凉人代无穷意,只有生公片石知。
冒雨登虎丘千顷云望天平诸山 其二红叶寒日暮,西风残菊枝。虎丘寺冷苔闭,邓尉山高过雨迟。
客至但看歌地月,僧闲不解竹间诗。惟有生公片石知,人代无穷意。
诗句解读与背景分析
第一句:红叶天寒日暮时
- 意象解析:此句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红叶满地,天气寒冷,太阳即将落山,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这种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第二句:西风吹尽菊花枝
- 意象解析:这里的“菊花”不仅指真实的菊花,也可能象征着高洁或坚韧的品质。秋风席卷过枝头,使花瓣凋零,暗喻生命的脆弱或易逝。
- 情感表达: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以及自然界无常的哀愁。
第三句:虎丘寺冷苍苔闭
- 意象解析:虎丘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此处的“冷”可能暗示着寺庙的寂静、冷清,甚至可能是某种失落或萧条的气氛。
- 情感表达:反映了时间的流逝给古迹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第四句:邓尉山高过雨迟
- 意象解析:邓尉山是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此处用“高过雨迟”形容山之巍峨,即使在大雨中也显得更加壮观。
- 情感表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古人智慧的钦佩。
第五句:客至但看歌地月
- 意象解析:月亮作为夜晚的主角,在这里代表着孤独、宁静和思考。
- 情感表达:虽然客人到访,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窗外的月亮所吸引,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六句:僧闲不解竹间诗
- 意象解析:这里的“竹间诗”可能指的是僧人在竹丛中吟唱的诗歌。
- 情感表达: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第七句:凄凉人代无穷意
- 意象解析:整个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
- 情感表达:通过使用“凄凉”和“无穷意”来强调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赏析与创作指导
艺术手法运用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听觉等感官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通过描述秋天的红叶、寒日、菊花、寺庙和山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如“西风吹尽菊花枝”、“虎丘寺冷苍苔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情感深度挖掘
诗中的每个场景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色彩。从“红叶天寒日暮时”到“邓尉山高过雨迟”,诗人的情感层次逐渐深化,从感叹自然的美和无情,到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些深刻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景致的描述,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主题思想提炼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场景,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使得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影响力,激发人们对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
结语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彭孙贻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其每一行的深入解读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从而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古典诗歌的认识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