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疏钟破暝烟,石林西眺更苍然。
诸峰暮霭生寒雨,半壑飞萝带暗泉。
短簿祠前花似雪,阖闾城下草连天。
重来岂独游人老,风物凄其异去年。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冒雨登虎丘千顷云望天平诸山 其一
1)山寺:寺庙位于山上,故称。
2)疏钟:悠扬的钟声。
3)暝烟:傍晚时的烟霞。
4)石林:指虎丘周围的岩石地貌。
5)苍然:形容景色的幽远、清冷。
6)诸峰:指虎丘附近的山峰。
7)暮霭:傍晚时的雾气。
8)寒雨:冰冷的雨。
9)半壑:山谷的一半,这里指虎丘所在的山谷。
10)飞萝:指蔓生的草或藤蔓。
11)短簿祠:指虎丘的寺庙,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小庙宇。
12)阖闾城:古代吴国的都城,今江苏苏州。
13)重来: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14)游人:游客。
15)风物:自然风光和景物。
16)凄其:非常凄凉的样子。

译文:

在寺庙中听到疏朗的钟声打破了傍晚的烟雾,石林西面更加显得深邃和苍凉。
各座山峰在傍晚的时候雾气缭绕生寒,一半的山谷里生长着带暗色的泉水,飞蔓缠绕。
短薄的祠堂前花朵如同积雪一般繁盛,阖闾城的下草连天。
再次来到这里岂只是游客变老了,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景物与去年大不相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冒着大雨登上虎丘,远望着天平山和其他山峰的景象。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山寺里的钟声和黄昏时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转向虎丘的周围环境,用“更苍然”表达了对于石林和远处山峰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它们的深邃与古老。

第三句开始转向视觉感受,诗人观察到各个山峰上弥漫的雾气以及山谷中的泉水,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和生动性。第四句进一步通过“飞萝”这个词汇,传达出虎丘自然环境中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描述,他不仅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也感叹时间的流逝。”重来岂独游人老,风物凄其异去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季节变化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结合,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游记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