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役终年苦未齐,衡门端合老幽栖。
独怜高枕供迟暮,闻道中原尚鼓鼙。
残夜寸心消短烛,愁吟双鬓怯新题。
周妻何肉生涯尽,不为清斋醉似泥。
诗句原文:
物役终年苦未齐,衡门端合老幽栖。独怜高枕供迟暮,闻道中原尚鼓鼙。残夜寸心消短烛,愁吟双鬓怯新题。周妻何肉生涯尽,不为清斋醉似泥。
译文:
岁月流逝,我始终未能摆脱世俗的纷扰,只能隐居在简陋的门扉旁,过着孤独的生活。我独自享受着晚年的宁静和安逸,听闻中原地区仍在战争的轰鸣声中。在这漫长的夜晚,蜡烛的光逐渐消逝,我的心也随着烛火而消散;我不禁吟唱起新的诗篇,但双鬓却因忧愁而变得苍白。我的妻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活来源,如今只能像泥土一样生活,不再追求清闲的生活了。
注释:
- 辛卯除夕:指农历年份为辛卯年的除夕。
- 物役:指世俗的烦劳和纷扰。
- 未齐:没有结束。
- 衡门:简陋的门户。
- 晚栖:晚年居处。
- 独怜:独自怜爱、怜悯。
- 高枕: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 迟暮:晚年。
- 中原:指中国。
- 尚鼓鼙:还有战争之声。
- 寸心消:心中的忧虑渐渐消失。
- 短烛:指微光闪烁的蜡烛。
- 双鬓怯:形容双鬓因忧愁而变得苍白。
- 周妻:此处泛指妻子或家庭。
- 何肉生涯:形容生活艰难。
- 不为清斋醉似泥:形容生活的艰辛,以至于只能在清静无欲的斋戒生活中勉强维持生计,犹如泥水一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物役”一词反映了诗人对长期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厌烦,而“衡门端合老幽栖”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