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风帘未上钩,不眠终夕望牵牛。
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
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
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络纬:即纺织娘,又名纺织鸡、织布娘、纺纱娘子、纺织妇等。

上钩:织网。

牵牛:织女。

画角:军用的号角。

秋思:秋天的哀愁。

孤城:荒凉的城镇。

天汉白:天河之白。

莲房:荷花的果实。

残星:指黄昏时分出现的星星。

斋客:在佛寺中诵经修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诗人杨载晚年,当时他居住在杭州。此诗写他在七夕之夜独宿寺院时所见景物和所生感想。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前三联写景语,第四句抒情语。

首联“络纬风帘未上钩,不眠终夕望牵牛。”是写景。诗人在七夕夜晚,看到庭院中的风儿轻轻地吹拂着风帘,但天上的牵牛星仍未出现,于是不睡觉地仰望星空,直到深夜也未能看到那盼望中的牵牛星。这两句诗写出了七夕之夜特有的气氛。

颔联“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也是写景。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凄凉的画角声,引起了诗人的思绪,不知这凄凉的画角声来自何处?抬头看见一座荒凉的城镇,不禁为它的凄惨景象而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厌倦之情。

颈联“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是写景。诗人看到乌鹊在天空飞翔,搅动着天汉(银河),使白色的天河显得更加明亮耀眼,同时看到莲房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景象。

尾联“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是抒情。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只有诗人一人,没有人来安慰自己孤独的生活,只有残留的星光陪伴着他到天亮。这一句抒发了诗人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寺院中度过寂寞时光的痛苦。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