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行客问丰碑,松柏萧条信国祠。
巳抱零丁十年恨,只应炎午一人知。
鹧鸪岭抱群峰暗,白鹭洲横野渡迟。
墓下文江成吉字,更谁洗笔共题诗。
过螺子山吊文丞相墓二首 其二
【注释】
东来行客:指作者自己。丰碑:即丰碑颂,为纪念诸葛亮而作。松柏萧条:形容坟墓荒凉冷落。信国祠:即忠武祠,纪念南宋名相文天祥的祠庙。零丁:孤单无依的样子。炎午:夏至,指夏天。一人知:指只有一个人知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螺子山凭吊文丞相墓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南宋灭亡和民族危亡的悲痛心情。
起句“东来行客问丰碑”,点出自己来到螺子山的目的。这里既表明自己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又暗示着自己对文丞相的敬仰之情。
接着“松柏萧条信国祠”,描绘了文丞相墓地的景象。松柏凋零,象征着文丞相的墓地荒凉冷落,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信国祠堂,是指纪念文丞相的祠堂。这里的“萧条”二字,既形容墓地的荒凉,又表达了人们对其的哀思之情。
接下来“巳抱零丁十年恨”,表达了诗人对文丞相的怀念之情。这里既说明了自己已经抱着遗憾的心情,等待了十年,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鹧鸪岭抱群峰暗,白鹭洲横野渡迟”,描绘了螺子山周围的自然景色。这些景色与文丞相墓地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螺子山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丞相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南宋灭亡和民族危亡的悲痛心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丰碑”、“信国祠”、“零丁”、“炎午”、“鹧鸪岭”、“白鹭洲”等,都富有深刻的寓意,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