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萧瑟送秋归,短鬓飘零又掩扉。
芰叶衣残砧夜发,故人书去雁南飞。
空山白帝江城晚,战垒黄花古戍稀。
莫向西风怨摇落,暮云双阙更斜晖。
【注释】
萧斋:即书斋。萧瑟:风声,这里指秋日的凉风。归:归来。短鬓飘零:形容头发稀疏。又掩扉:又一次关上了门。芰叶:荷花的叶子。衣残:荷叶凋零。砧夜发:在夜间捣衣的声音。故人:老朋友。去雁南飞:指书信被风吹走。空山:空旷的山。白帝:山名。江城晚:指黄昏时分,长江边上的江陵城。黄花古戍稀:指战乱后的荒废之地。
【赏析】
此诗以送别友人为题,抒写自己对秋天、对友人离别的感慨。首二句写秋风秋意渐浓;三、四句写友人远去,书信如雁南飞;五、六句写战后荒凉;末二句写友人离去,自己只能徒然地怨恨西风。全诗语言朴素而感情深厚。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面,抒发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及对友人离别的哀思。
开头两句“萧斋萧瑟送秋归,短鬓飘零又掩扉”,写秋天来临,诗人把书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秋日的到来。秋风萧瑟,吹散了满头的青丝,诗人不得不又一次关上了那扇曾经敞开的门。这里的“萧”字,既是秋风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的感受。秋风中,诗人的心情也变得萧疏起来。
接下来两句“芰叶衣残砧夜发,故人书去雁南飞”,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夜晚,诗人听到捣衣的声音,原来是妻子在捣衣。这声音与秋风一样,带着凄凉和无奈。同时,诗人得知远方的老友已经离去,他给老友写信,却看到大雁正向南飞翔,似乎在告诉诗人他的信已经被风吹走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环境的凄凉,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中间两句“空山白帝江城晚,战垒黄花古戍稀”,则是对上两句的具体描述。诗人看到的是一幅战争后的景象:山野空旷,江城宁静。但这种宁静之下,隐藏着无尽的悲哀。因为这片土地曾经是战场,那些曾经驻守在这里的士兵,都已经不在了。而那些盛开的菊花,也显得格外地寂寞和孤单。
最后两句“莫向西风怨摇落,暮云双阙更斜晖”,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西风无情地吹动着落叶,让它们在空中飘荡。而夕阳西下,只剩下一片孤寂和落寞。诗人不禁感叹:为什么西风这么无情?为什么夕阳如此落寞?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抱怨,而这种抱怨也只能随着夕阳一起消失。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