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凄凉事已残,悲歌行子怨衣单。
年来孤愤惟弹剑,日落疏楼一倚阑。
谢豹山寒归客少,枯鱼泪尽寄书难。
何时筑室要离冢,披发空江把钓竿。
【注释】
- 伯旃:人名。
- 秋日偶成:秋天时偶然写成的诗。
- 凄凉事已残:悲凉的事情已经结束。
- 悲歌行子怨衣单:悲凉的歌是悲伤的,衣服又薄又少。
- 孤愤惟弹剑:只有用弹剑来表达我的孤独和愤怒。
- 谢豹山:地名。
- 寒归客少:寒冷的地方归来的人很少。
- 枯鱼泪尽寄书难:像枯鱼一样流泪,却无法把思念之情写在信中。
- 要离冢:春秋时吴国大夫要离被刺杀后,他的尸首被埋在土里,后来被人们称为“要离冢”。
- 披发空江把钓竿:披散头发,站在江边,手里拿着渔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江西期间所作,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忧虑。全诗以悲凉、孤愤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首句“南北凄凉事已残”,描述了国家的局势已经衰落,一切都变得凄凉。第二句“悲歌行子怨衣单”,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第三句“年来孤愤惟弹剑”,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愤怒,他只能用弹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四句“日落疏楼一倚阑”,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楼上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改变现状。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个人感受和社会现实,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心声。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