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郊忽见柳条生,屐齿相扶海上行。
河畔草柔初试马,陌头风暖未闻莺。
鱼罾落日寒徐卷,鹭点青山晚更明。
画角满城春色断,野花古堠自纵横。
注释:
海上:海的尽头。
芳郊忽见柳条生,屐齿相扶海上行。
芳郊(fāng jiāo):美好的郊野。
忽见:突然看到。
柳条生:柳树发芽了。
屐齿相扶:用屐(jī)的齿(齿状部分)相互扶持着走路。
海上行:在海上行走。
河畔草柔初试马,陌头风暖未闻莺。
河畔草柔:河边的草木柔软。
初试马:试马,指骑马。
陌头风暖:田间小路上风和日丽。
未闻莺:没有听到黄莺鸣叫。
鱼罾(céng)落日寒徐卷,鹭点青山晚更明。
鱼罾(céng):钓鱼用的竹器。
徐:慢慢地。
鹭点青山:几只白鹭飞过青山。
晚更明:傍晚时更加明亮。
画角满城春色断,野花古堠(hòu)自纵横。
画角:古代军号。
满城春色断:整个城市都看不到春天的景色。
野花古堠(hòu):野外盛开的花。
古堠(hòu):古代烽火台上的标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首句“海上芳郊忽见柳条生”,描绘出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芳郊即美丽的郊野,忽见柳条生,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
第二句“屐齿相扶海上行”,描绘出诗人在海上行走的情景,屐齿相扶,形象地展现了海边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四句“河畔草柔初试马,陌头风暖未闻莺”,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田野景色,河畔草柔,陌头风暖,未闻莺鸣,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五、六句“鱼罾落日寒徐卷,鹭点青山晚更明”,描绘出鱼罾在落日时分被拉起,鹭鸟在青山上飞翔的情景,晚更明,意味着夜色渐浓,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画角满城春色断,野花古廥自纵横”,描绘出整个城市都看不到春天的景色,只有野花在古廥上自由生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