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多难苦频仍,不谓冥鸿远避矰。
腐草游魂化萤火,凭棺吊客止青蝇。
应将处士高题墓,无复馀钱可饭僧。
磷血千年堪自照,未须幽室沈彬灯。

万方多难苦频仍,不谓冥鸿远避矰。

腐草游魂化萤火,凭棺吊客止青蝇。

应将处士高题墓,无复馀钱可饭僧。

磷血千年堪自照,未须幽室沈彬灯。

注释说明:

  1. 万方多难苦频仍:形容世间纷扰多,困难重重,频繁不断。
  2. 不谓冥鸿远避矰:比喻伯父远离尘世的诱惑和纷争,像大雁迁徙一样选择远离。
  3. 腐草游魂化萤火:比喻伯父虽然已去世,但其精神或灵魂如同在腐草中化为萤火虫般继续发光发热。
  4. 凭棺吊客止青蝇:指在棺材前哀哭的亲友们被苍蝇叮咬,形容葬礼场面的凄凉与悲戚。
  5. 应将处士高题墓:表示应当对伯父给予高度评价和纪念,墓碑上的题词应庄重而深远。
  6. 无复馀钱可饭僧:意指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供养和尚。
  7. 磷血千年堪自照:指伯父虽已化为磷火,但其光辉可以照亮千年岁月。
  8. 未须幽室沈彬灯:不必在昏暗的角落里点起蜡烛,因为伯父的精神光芒足以驱散黑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伯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生前遭遇和离世后的怀念之情。首句“万方多难苦频仍”,直接点明了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难连连的现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危机。接着通过“不谓冥鸿远避矰”表达了对伯父超脱世俗、远离纷扰的钦佩与惋惜。诗中的“腐草游魂化萤火”、“凭棺吊客止青蝇”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体现了伯父生前的高洁品质和死后仍受到人们的怀念。

最后两句“应将处士高题墓,无复馀钱可饭僧”展现了对伯父崇高地位的肯定和对过去贫穷生活的回忆。结尾处的“磷血千年堪自照,未须幽室沈彬灯”则传达了对伯父不朽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光明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