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樽百里远如期,劝客频倾金屈卮。
此夕逢君能不醉,宁烦他日更相思。
饤梨照座人三雅,剪烛飞花菊两枝。
下榻可能同孺子,对床风雨为催诗。

【注释】

仲木山堂:即仲木山,位于浙江桐庐西。仲木,字子安,唐元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山父:指诗人的叔父。仲木山堂:在浙江桐庐西,有山名仲木山,因仲木为官而建。清樽(zūn),酒器。百里,一作“一壶”。屈卮(zhī),一种盛酒用的瓦罐。此夕逢君能不醉,宁烦他日更相思,意思是今夜与您相遇我怎能不喝酒到醉,难道要等到他日再想念您吗?饤梨(dǐn lí):用果盘盛水果供客食用。照座:指摆设水果。人三雅:三个人的雅宴。剪烛飞花菊两枝:剪开蜡烛来欣赏盛开的菊花一枝,比喻赏月。下榻可能同孺子,对床风雨为催诗:可能借宿在仲木的家中,和他一起共度风雨之夜,并互相鼓励写诗。孺子:指仲木的儿子。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与友人仲木山父在仲木山堂相聚时所做。全诗以酒会友起兴,以夜宴话旧结束,中间四句写宴饮之欢和别后之思,情意绵绵,缠绵悱恻。

首句写席间宾主酬酢之热烈。诗人先自道出自己的身分——叔父仲木山父的朋友,接着便说,仲木山父携着美酒来到我的家。“清樽百里远如期”,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高兴心情。诗人把仲木山父比作千里之外远道而来的客人,既写出了仲木山父与诗人之间亲密关系,又写出了诗人对仲木山父的深情厚意。“劝客频倾金屈卮。”“金屈卮”即金制的酒杯,用以敬酒。频频举杯,倾泻满杯的美酒,殷勤地招待客人。这里写出了宴会的气氛十分热烈。

二句写宴会的场面。“此夕逢君能不醉?”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宁烦他日更相思”,写出了诗人对仲木山父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四两句写宴后的感想。“饤梨照座人三雅”,“饤梨”是一种将果品切块放在盘中供人享用的菜肴,这里借指宴席上的水果。“剪烛飞花菊两枝”,这两句是说,剪去烛芯来观赏盛开的鲜花,菊花一枝一枝地飘落下来。这里写出了诗人在仲木山堂上赏菊的情景。

五、六两句写诗人借宿仲木山堂的事。“下榻可能同孺子,对床风雨为催诗”,这两句说,可能借宿在仲木山堂里,和他一起共度风雨之夜,并互相鼓励写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和仲木山父之间的深厚情谊。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