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檐榴火照人开,小阁清樽倒百回。
白苎宽衫骄荔带,黄梅宿雨涨垆灰。
抛菰野涧投龙食,采艾深茅得虎材。
欲与诸君俱吊屈,楚江今日更堪哀。
【注释】
午曰:中午时分。
傍檐:靠近屋檐。
榴火:石榴花。
小阁:指书斋。
清樽:指酒樽。
百回:多次。
白苎宽衫:白色细布制成的宽衫。
骄荔带:指腰围的宽带,荔枝皮制成,象征高贵。
黄梅:即黄梅天,指梅雨季。
垆灰:指炉灰。这里指陶土制的酒器。
菰(gu)野涧投龙食:用菰米做的干饭喂龙。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可做干粮,俗称“稻粱”。
采艾:指采集艾叶。
深茅:指深山茅草中。
得虎材:指得到老虎身上的好材料。
吊屈:指吊唁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臣,他因遭谗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自尽。
【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诗从午时写起。此时正值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诗的一、二句是诗人午日独坐在书斋中,倚着屋檐观赏盛开的石榴花,心情十分愉悦。第三句是说,这时他正在品尝着自己酿的美酒。美酒喝得越多,倒出的次数也就越多,说明诗人的心情十分畅快,非常惬意。
诗人的视线又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第四、五句写的是诗人的穿着打扮。由于天气炎热,他便换上了宽衫和带荔皮做成的大腰带,以便于散热,防止中暑。
在欣赏完榴花之后,诗人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住所。第六句是说他正在欣赏自己的居室。第七句写的是他在室内休息时,看到陶土制的酒器上积满了灰尘,便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屈原被流放到江南后,常在深山茅草中采药,以备不时之需。屈原在世时曾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意思是世人都沉沦于浊恶之中而我独持高洁,世人都沉醉于世俗的欢乐而我却清醒地保持自己清高的志向。
诗人对屈原抱有一种崇敬的感情,因此他在听到屈原的故事后,内心十分感动,不禁悲从中来。第八句是对屈原表示哀悼,第九句是说,如今屈原已不在人世,而诗人却仍然怀念他的为人,希望人们能够一起吊唁屈原、悼念屈原的亡灵。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感人,意境优美深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