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剑无施用刈蔬,入林抱犊曳柴车。
匡时策废闲扪虱,霸国谋成试种鱼。
破褐经年穿一角,名山此日著何书。
市中不少阳狂客,披发悲吟卧草庐。
【注释】
孤闷:孤独郁闷。良剑无施用: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施展的机缘。“良”指好,“用”指使用,“施”是施展,“刈蔬”即杀菜。
入林抱犊曳柴车:意思是说进入山林怀抱幼犊拖拉柴车。
匡时策废闲扪虱:意思是匡正天下的良策被废弃了,于是闲暇无事之时便抚摸头发发愁。“匡时”指匡正天下,“策”指计谋、计策,“废”指废弃,“扪”指摸着、抚摩,“虱”指虱子,古人常以它喻指忧愁。
霸国谋成试种鱼:意思是霸业已经成功,于是试着在水里种鱼。“霸国”指霸业,“谋成”指谋略成功,“试种鱼”指尝试着在水中种鱼,这里指的是放生。
破褐经年穿一角:意思是穿着粗布衣服过了一年,却只穿了一年。“破褐”指粗布衣服,“经年”是经过一年的意味,“穿一角”是形容生活贫苦,穿的衣物破旧。
名山此日著何书:意思是今天在名山之上,写下什么书呢?
市中不少阳狂客:意思是城中有不少像阳狂一样的怪客,“阳狂”指狂妄自大之人。
披发悲吟卧草庐:意思是披散着头发悲伤地吟唱,卧在简陋的草屋里。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失意落魄之士的抑郁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为三段。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心境;五、六句为第二段,写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实践;后四句为第三段,写诗人穷途末路的境遇。
第一段写诗人失意的心境。“孤闷”,“良剑”,是作者自况。良剑无用,只能闲置一旁。“入林抱犊”,表现了诗人隐居的生活,而“曳柴车”则表明他穷困潦倒。“匡时策废闲扪虱”,是说他的理想抱负未能实现,只能“闲扪”自己的“白头”。
第二段写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实践。“入林抱犊曳柴车”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写照,也暗寓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实践。“匡时策废闲扪虱”,是说理想抱负未能实现,只好“闲扪”自己的白头。“霸国谋成试种鱼”,是说当权者已经得势,可以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破褐”、“名山”两句,是说现在只能在名山之中,写写自己的文章,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还能写出自己的作品,也算是一种慰藉。
第三段写诗人穷途末路的境遇。“破褐”、“名山”两句是说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能写出自己的作品来安慰自己。然而,现实却是令人绝望的,所以最后诗人发出一声长叹:“市中不少阳狂客,披发悲吟卧草庐。”这是在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像他一样狂妄不羁的人,他们披散头发,悲吟着,卧在简陋的草屋里。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切感人。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失望情绪。